电影的英文名为The Last Supper,很巧妙的达芬奇的名画形成了互文。画作《最后的晚餐》讲述耶稣遭到犹大背叛的故事,耶稣因此而被钉死。《王的盛宴》中,前半段是刘邦和韩信背叛了项羽最终造成项羽兵败身死,后半段则是刘邦(吕后)诬陷韩信背叛而杀死韩信,事实则是刘邦背叛了与韩信的“交情”。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说,《王的盛宴》与《最后的晚餐》具有相似的主题,即背叛者的胜利。不过犹大最后对自己的背叛行为有所悔恨并自杀。刘邦有过吗,我们不得而知了。 影片的一点不足在于对韩信人物的塑造。 片中,刘邦与韩信不和,一方面是刘邦的戒心,另一方面也与韩信的政治理想有关。在这一层面,他反而与他最初选择跟从的项羽比较相似。 项羽在灭秦之后说他反对“书同文车同轨”——将一个国家的模式复制到全天下,即他反对大一统的帝国理想。韩信则说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也认同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就是说他反对家天下的理念。因而,关于灭秦后的国家建设,项韩二人虽然在具体路线上可能有差异,但总体理念是相通的。 至于刘邦,或许他最初也信过这一说法的,不过他内心更相信的或许是吕后对其为龙之子的预言。如此说来,刘邦的确是很善于伪装,骗过了韩信等人,并利用这一口号召集诸贤为其效劳。否则,以韩信的洞察力,我们无法理解韩信竟为刘邦效命如此之久。当然更有可能的是,创作人在对人物进行设定时,项羽韩信被理想化了,寄寓了他们更多的思考,从而造成了韩信的行为与其理念的不合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