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有笑:如何互动并激活现场气氛?(3)
时间:2023-01-1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李娜 点击:
次
通过提问的方式把自己讲话的内容核心层层深入。引导着听众跟着讲话者的思路走,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和问题讲得清清楚楚。而且更为显著的效果是,这种提问的方式为讲话者与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讲话者与台下听众有一种专心交流的感觉,显得非常亲切、自然,也很容易让听众与讲话者在思想和内心上形成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沟通目的。所以,为了达成讲话者与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不妨在脱稿讲话中设计几个能够激发听众兴趣的提问,这将大大提高讲话的沟通效率。
第三,巧妙的让听众帮助你解决问题。不妨在脱稿讲话的过程中,让听众针对你所说的某些观点来进行举手表决,或邀请他们帮助你解决某个问题。很明显,演讲和背诵不同——演讲的目的是得到听众的反应——听众应该是整个过程中的参与者。听众变成了讲话的“参与者”,讲话者与听众之间就变成了思想上的讨论,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对立关系了。
2.学会低调,要虚怀若谷
在脱稿讲话的过程中,讲话者可以故意犯点小错误,比如,在举例子的时候,忘记了众所周知的名人的名字,让听众来提示你。讲话者会发现,在你故意停顿看似想不起来的时候,听众会迫不及待的帮助你说出来,听众非常享受这种对讲话者的提示,这就是在讲话中假装糊涂。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做人的方式简单概括有三种:认真、不认真、既认真又不认真。这三种方式在人们做事的过程中循环变化,才能让人有失落,有满足,而不是一直保持认真的状态,这样是不可能做到的。郑板桥曾经说过“难得糊涂”,夜也是指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却假装糊涂,这就是介于聪明和糊涂之间的状态,大智若愚,郑板桥认为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是很高明,很难得的。
因此,在脱稿讲话时讲话者也应该考虑到三种做人方式。聪明认真是最基本的,偶尔也需要糊涂一点,而既认真又不认真的悠闲状态更有必要。在脱稿讲话中,讲话者假装糊涂是一种技巧,但是,在脱稿讲话的时候装糊涂的次数不能太多,否则反而适得其反,在一次讲话中最多不能超过三次,否则,在听众的心里就会真的把你界定为一个无知的人,他们会觉得坐在那里听你讲话简直是浪费时间。
保持低调,谦虚的态度常常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得到他人有山的态度。丘吉尔之所以能受到听众的喜爱,就是因为他谦虚低调的说话、处事态度,他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演讲,他是这样开始的:
“我要坦白地承认,面对在座这么多科学家和饱学的专业人士讲话,我感到相当惶恐。我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教育,也没有上过大学,我只是从日常生活中东摘西拣。因此,今天我来谈这些深奥的科学、社会学与哲学的话题时,我真的没有信心。这些话题,每一个都值得研究一辈子。”
丘吉尔在说他的东西都是“从生活中东摘西拣”的时候,在座的听众很受感动,他一生的辉煌成就与他所说的话有着极大的反差,同时也成了鲜明的对比。
讲话者在台上的所有表现都会纳入听众的视线,让听众一览无余。如果讲话者稍有自夸或傲慢的行为表现出来,就一定会激发听众的敌意,这个时候无论讲话者说得多么有道理,多么婉转动听,听众也不会认同你。保持谦虚和低调是讲话者与听众相互之间建立友善和赢得信赖的良方。
但是,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保持低调是向听众大段地道歉。假如你在演讲开始的时候迟到了,也只需简单向听众说明原因,并且有礼貌、真诚地向听众表示歉意即可,然后立刻开始你的讲话内容。要知道,不断的道歉通常是在浪费听众的时间,讲话者已经迟到了,听众已经稍有意见,那么你还要浪费更多的时间,这是听众不能接受的。保持低调应该是你表现出对听众尊重的态度:“我讲的如有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包涵。”掌握这个分寸就足够了。过分表示歉意就成了为自己说话,而保持低调的目的是为了尊重听众而说话。为自己说话就是在听众面前辩解,是很难与听众形成沟通的。
3.在恰当的时候提到听众的名字
在脱稿讲话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提及部分听众的名字,也是增强与听众互动和沟通的有效途径。很多时候你遭到反对,并不一定真的是否定你的观点,只是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变相地要大家对他关注和重视,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所以,当讲话者能叫出听众的名字时,听众就感觉到了你的关注和重视。讲话者满足了听众内心渴望被关注被认同的需要,听众就会感受到被尊重。反过来就会满足讲话者的需要,变得服从和配合你的讲话。简单地说就是:讲话者认同听众,尊重听众,听众就会认同你,尊重你,这些都是相互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