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尾曲《说命》唱出了寿王原型爱新觉罗·载涛的一生:
人生变幻无常, 风起云落是沧桑。 命运如此地玩笑, 上天入地两茫茫, 潇潇洒洒活一场, 大福大祸大时代, 功过是非谁曾想; 真心真意真性情, 悲喜冷暖自己尝。 怎一个命字说端详? 一颗心,留得血性问生死; 两行泪,敢向红颜尽飞扬; 三更夜,半梦半醒半思量; 四面墙,不屈不移坐中央。 《最后的王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叹。剧中之人,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而不自知,可谓“歌尽桃花扇底风”。 寿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王爷,身处历史交接的转折点上,称得上风云人物,他的身世、抉择体现了历史的偶然性,但他在命运的终结点上选择站在人民的一边又体现出了历史的必然性。 本剧以北京城为中心叙事中心地理,以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王爷寿元最后命运的终结,串结起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末世纷争挟裹着血雨腥风的历史狂潮。“流水的大总统,铁打的照相馆”,照相馆里不断更换的照片就是对“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这句话的最好诠释。这个见证了历史沧桑、时代巨变的照相馆也看着你打我,我打他都只为“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的人民悲剧般的历史笑话。 当历史的狂潮落定,看着大结局的最后寿元挥舞着长枪唱着“自古英雄有血性,岂能怕死与贪生”短暂回顾着他的一生,一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沧桑感清晰地从心底涌起。宏大壮阔的历史交接转折点,尤其是王朝更替的交接点,也就是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的“翻鏊子”之说,本剧甚至以超乎常人的广远视角去看历史、拍历史,就“翻鏊子”,翻覆中,不仅仅是腐朽王朝的倾覆,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流离失所巨大痛苦的承担。这部剧很成功勾勒出这段苍凉、悲壮的动态历史掠影。 历史是公平的,在历史进程中的个人的命运在于自身的禀赋与自我奋斗、自我选择、自我取舍之间。一步错,步步错,关键的步哪怕只是一步走错了都回不了头哪怕后面再怎么补救最终也只会导致在不归路上走到黑。但太多的大人物往往经不住权力、欲望的诱惑,总是在做着人民群众眼中飞蛾投火的选择。今日高居庙堂者的台上衮衮诸公能在物欲红尘中,是否保持一份共产党人的为民服务的立党初心?历史的警示意义,是否能警醒红尘中迷失心性之人?本剧藏在历史中人生大义,可窥一斑。寿元作为“最后的王爷”,历经多次改朝换代,能在新中国接受来自党和人民的改造,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平安终老入葬八宝山革命公墓,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有人问,不仅是载涛,甚至是溥仪,为什么都会有这样成功的改造? 我想回答:因为,新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新中国再无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