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全球劲收十亿刀票房,让人们见识了皇后乐队的威力。但要论唱片销量和文化影响,排在Freddie Mercury前面的还有几位大神:John Lennon、Elvis Presley、Michael Jackson。都是英年早逝,都是故事和音乐同样精彩,就看影视圈里的有心人有缘人有钱人怎么挖掘了。
于是我们迎来了摇滚之王Elvis。我不确定中国大陆有多少猫王的粉丝,毕竟他活跃的二十年正值国内轰轰烈烈的运动高潮。我就更无感了,时代差异加文化差异,导致他的歌里我唯一会唱的只有《Love me tender》,还是因为凯奇的风骚演绎。说起来,“猫王”这个称号(也是本片的中文片名)只在华语世界流行,是综合了他早期的两个昵称——Hillbilly Cat和King of Western Bop。记得我在丹麦时,一个朋友指着当地的一座建筑告诉我那是仿Elvis的雅园(Graceland)建造的博物馆(Memphis Mansion),我搞了半天才明白她说的是谁,然后又花了半天才让她明白我们管那人叫cat king。 所以本片对我来讲是很好的扫盲;听听歌,学学抖腿神功,见识当年女歌迷的疯狂。只是看完后再查资料,才知道两个半小时里面编的比不编的多。首先,影片以黑心经纪人帕克的角度来叙述,就相当于做了“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的免责声明。没错,真实的帕克确实很贪心,很爱赌,也拥立Elvis有功;但他的决定权其实很有限,很多大事,包括参军、转型、演电影、复出,可能更多是Elvis自己的主意。不过他说Elvis的死因归根结底是对歌迷的爱,倒也不全错;毕竟以爱之名也可以做坏事、错事、傻事,就像Elvis靠药物维持自己激情的表演最终丧命一样。其次,片中几个戏剧化的重大事件都是杂糅或臆想的,如游乐园签合同、演唱会被警察带走、电视表演临时换歌、赌城专场当众解雇经纪人等。影片还插入肯尼迪、马丁路德金、莎伦·泰特等名人死亡事件,想法很好但人为痕迹过于明显。最后,影片反复致敬福音音乐对Elvis的影响,还美化了他跟非裔美国人(比如B.B.king)的关系;这种有追求政治正确之嫌的做法不仅对他的其他合作者不公平,也将他博采众长的音乐过于简单化。最后的最后,他跟Priscilla相恋时,其实后者只有14岁。这一事实被有意淡化,毕竟女方未成年人的身份(Elvis大她十岁)在今天是很敏感的。 当年Elvis的争议之处在于他打破了所谓黑人音乐和白人音乐的界限,以及有些保守派担心他挑逗性的台风带坏年轻人。本片在这两点上都做了不少文章,所以算是抓住了人物的重点。但若说到深度和新意,就只能洗洗睡了。片中帕克和Elvis的关系,就是我们想象中的经纪人和明星的关系:是朋友,但也因有金钱关系而做不了挚友;互相依存,但说到底前者是在靠后者挣钱。帕克是典型的吸血型管理,Elvis则是标(俗)准(套)的物质丰富精神空虚的明星/富人形象,正好让粉丝和屌丝各取所需。综上,作为一部中规中矩的传记片,本片大概跟巴兹·鲁赫曼的上一部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水准持平(且都挺花里胡哨的)。但神奇的是本片居然复刻了他《红磨坊》的辉煌,获最佳影片等8项奥斯卡提名。重现猫王风采的Austin Butler竞争影帝,已经拿了金球奖的他能像Rami Malek(《波西米亚狂想曲》)一样横扫颁奖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