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一出折子戏,唱出戏如人生。 开篇的艳红,抱着蒙着面部的儿子,行色匆匆,最终来到了梨园,原来是想让儿子拜师学一门手艺。梨园的关师傅在一番摸骨看相后,由于小豆子的天生六指,将其拒之门外。而院外巧匠在吆喝镪菜刀,镜头下面,在大雪的覆盖下,破烂的草席裹着一具尸体,遗弃在路边。
艳红深知窑姐的不易,带着一个儿子在妓院,更是困难重重,要想给儿子谋一条出路,要么狠,要么忍,一刀下去,让小豆子从此踏进了梨园。不得不说老一派演员演技的炸裂,蒋雯丽饰演的艳红,在游说关师傅收下小豆子时那斜勾的眼神,加上下跪时的妖娆妩媚,一套神情动作下来,惟妙惟肖,把窑姐这个人物演活了。 那个年代学艺,都是在挨打中成长,可能没出错,但是那天师傅心情不好的话,都会被打几下。我记得宁静有一次在金星秀上说过她那个年代的长辈手都很欠,特别喜欢打孩子。小豆子和小癞子受不了这种生活,于是逃了出来,这一逃,彻底改变了两个孩子的命运。小癞子在出逃路上看到名角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呀”,而小豆子的反应则是“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于是两个孩子最后都选择了回去,一个挨打硬抗,一个上吊自杀。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每次唱错,都是小豆子对自我意识的抗衡,直到被大师兄小石头烟杆烫嘴,最终改了口,换了“性”,最后成了名角,变成了真“虞姬”,也爱上了“楚霸王”。 程蝶衣入戏太深,认定了段小楼的楚霸王,作为观众的我来说,不理解为什么非段小楼不可,明明他也被一个戏骨袁四爷赏识,可做他的“知己”。相比之下,段小楼好在哪?袁四爷赏东西时,他一副毫不在乎,高高在上,连袁四爷都看出他的走步错误,他还嘴硬,轻狂无礼。妓院喝花酒救菊仙那挨打时的怂样,哪有楚霸王的勇猛,程蝶衣从小唱霸王别姬,难道看不出楚霸王和段小楼现实中的差距?菊仙喜欢段小楼,窑姐出身,我能理解,本身就生活在这水深火热的地方,跟着段小楼,可以过上从良生活,在家相夫教子,不用陪酒卖笑。 最初看这部电影是奔着哥哥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而来,他戏中戏扮演的虞姬,气质神韵真的可,从前以为他饰演的程蝶衣只是痴情,直到他为了救段小楼,在堂会上唱戏,后与青木相识,直到因此在公堂上被指认都还在肯定青木,这种境界,已非等闲之辈可达到。 巩俐饰演的菊仙,身段、嗓音、动作等,把窑姐泼辣的性格完全展现了出来,除此之外,她在一些细节刻画上,也很到位,聪明,识时务者为俊杰,时刻抓住观众的心。但是有蒋雯丽饰演的艳红在前,巩俐饰演的菊仙多少被分去了一些秋色,不过我有一点很纳闷,菊仙这么聪明的人,在师傅教训徒弟上,为什么要掺合进来,她又有什么资格插嘴。 张丰毅饰演的段小楼,我一直觉得他打小就很圆滑,油腔滑调,说他世俗什么的,不如说他出世入世极快。张丰毅演的还是挺有层次感的,可能张国荣和巩俐太过耀眼,对比得他就没这么突出,但是这个角色把握的还是很好的。 导演的镜头下,每一个人物都饱满形象,印象都非常深刻,戏疯痴情的程蝶衣、出世入世的段小楼、敢爱敢恨的菊仙、身心扭曲的张公公、豪绅戏骨袁四爷、严厉苛刻的关师傅、人情世故的戏园老板、忘恩负义的小四...... 不得不说陈导的功力深厚,每一段戏曲,都代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既是铺垫,也是为了每个时代变迁用戏曲的表达方式描述,以小见大,把不同时期的烽火狼烟通过一次次戏曲演绎,立意深远。 一句话,程蝶衣和菊仙,都爱错了人,自讨苦吃。 最后我才明白影片开场的对话,程蝶衣的两番纠正,意味着他依然怀念往昔岁月,然后便从一而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