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观众是不是认识桑尼一点都不重要,《Air》在两小时里让观众认识百废待举的Nike篮球部门,进而感同身受他们的困境,然后与他们的奋斗一起跟着慷慨激昂。 这是电影的魔力,这是班艾佛列克有资格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证明之一。 《Air》电影里塞进了大量 80 年代金曲,这是一般怀旧电影常见的套路,但这部电影其实不靠这些金曲唤醒观众的怀旧魂,它很清楚那个年代的 NBA 篮坛早就已经是历史传奇,桑尼的奋斗其实也是带着观众,深入 80 年代的 NBA 各个角落。 带你了解魔术与大鸟的天王影响力、还有包括被评太矮的史塔克顿、爱讲干话的巴克利、初生之犊的尤因...... 只要你经历过那一段时空,听到这些名字,你的泪腺可能就开始运作。 《Air》开场第一个镜头,背景隐隐地传来歌声,唱着「我要我的 MTV」,这揭露了《Air》的颠覆本质:MTV 兴起,青少年渐渐成为流行族群与消费族群的主力。 运动鞋本身只是一种运动工具,在这个年头里也渐渐转化为一种时尚,在球场之外也要穿球鞋,球鞋变成一种个人表征,象征我是某位球星的铁粉、象征我追寻那位球星的价值观。 Nike 做的不是一双 Air Jordan,它打造的是一个乔丹自己不足为外人道的「乔丹精神」,Air Jordan 的红黑配色,严重违反当代 NBA 的球鞋「白化」原则(白色须占球鞋 51% 面积),但这种违规反而成了 Nike 的卖点,就问顾客,你敢不敢跟乔丹一样叛逆。 《Air》拍出了 Air Jordan 的颠覆,在这个流行文化吹起颠覆风的 80 年代,一群颠覆营销人,看中了势必带来颠覆的年轻选手,他们颠覆「落于人后所以必须甘心做牛后的观念、颠覆「这是行规」的陈旧观念,然后做出一双浓缩颠覆观念的球鞋。 自此颠覆了 NBA、颠覆了运动营销界、颠覆了 Nike 在篮球界的地位、甚至颠覆了选手与赞助商之间的关系。 赞助球星仍然是商业行为,但它自此不再纯粹是商业,桑尼等人的颠覆,使厂商与球星变成了一同彰显球星精神的合力伙伴。 看看数十年后的现在,每个成功运动选手都要自己做品牌,他们不再只是大型运动企业像在菜市场指指点点挑选的猪肉,这种自主权的改变,也是来自乔丹与 Nike 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