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女性主义者眼中的“反动”电影【幸福观后感】

时间:2023-03-2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兔腿 点击:

  《幸福》这部电影在瓦尔达的电影创作生涯中的地位格外特别。瓦尔达凭借这部电影以微弱优势超越戈达尔,获得被称为“电影界的龚古尔奖”的路易·德吕克奖;同时,这部电影也使瓦尔达饱受争议与女性主义者的诟病——在女性主义者看来,这部电影实在太“反动”了。

  《幸福》情节简单,简单的情节却让观众看后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弗朗索瓦拥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但他却在婚姻之外与艾米丽坠入爱河。弗朗索瓦向妻子坦白了自己的出轨以及自己的爱情哲学,妻子同意自己与艾米丽共享丈夫,但是妻子不久之后就去世了(影片并未提示是自杀还是他杀)。很快,艾米丽与弗朗索瓦,还有他和原配妻子的两个孩子,四人重新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尽管瓦尔达未明确声明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但她的《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等影片让批评家们将她的影片习惯性地归入女性主义电影的话语体系当中。《幸福》上映后,不少批评家认为瓦尔达的这部电影是对女性主义的背叛。还有一些批评家试图将这部作品归入女性主义阵营,他们指出,瓦尔达在《幸福》中着意塑造的正是社会中的“刻板印象”,例如温柔顺从的妻子、大胆热情的情妇、符合主流社会定义的幸福生活。影片首尾都以野餐场景呈现,除了弗朗索瓦身边的女性以外没什么不同,这样的场面调度既强调了女性之间被互相替代的现实,还点明了所谓“幸福”的无意义。

  事实上,瓦尔达本人并不认同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提出的“反讽说”。瓦尔达认同影片所表达的“幸福”,她甚至认为,两位“背德者”非常勇敢:弗朗索瓦经历了丧妻之痛却能继续追求自己的幸福;艾米丽尽管对妻子的死怀有愧疚,却勇敢地接受了弗朗索瓦的求婚并肩负起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瓦尔达赞赏弗朗索瓦与艾米丽正视欲望、勇敢追求幸福的生活态度以及自然本真的状态,相比而言,自杀的妻子显得格外懦弱。对于女性的可替代性,瓦尔达并未将其局限于女性群体中,在她看来,生活本就如此,在战争中,一个男人被另一个男人取代,在生活中,一个女人被另一个女人取代。逝者被取代、被遗忘,这确实是生活残酷的一面,但也是生活的必然选择——幸福同时也是残酷的,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女性主义者们对《幸福》的不同观点,实际上折射出他们自身所处的立场。不同批评者们对《幸福》的解读不尽相同,但他们往往使用鲜明的女性主义观点,立场先行地对电影的内涵进行剖析,而作者本身想表达的内容、观众实际的观感则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参考资料

  赵璞:《走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阿涅斯·瓦尔达电影《幸福》的价值迷失》,《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4期,第160–164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