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从集市里买来艾叶和菖蒲,扎成束,屋里屋外到处悬挂,据说可以避邪。端午节的气氛,就首先从这荡开的艾叶和菖蒲的味道里飘浮出来了。艾叶是苦的,叶片与菊花的叶子相似,杆茎笔直,没有分枝,长的有一米多高,在乡下的野地,篱笆墙里,到处生长。菖蒲则长在水塘边,叶子像一柄剑,从水里拨出来,一团一团,到端午临近的时候,好像知道即将派上用场,就已经蓬蓬勃勃的了。
端午节这天,悬挂的艾叶和菖蒲都风干了,香气更浓,镇里人用艾叶熬成水喝,可以治咳嗽;再用艾叶菖蒲一起加水煮了,洗个澡,有祛百病的说法。这天天气很好,是人心期盼的艳阳天。小镇人早上就开始煮艾叶菖蒲水,这时候的热气如烟,从各家门口或者房顶游出来,像姑娘的裙子摆来摆去。艾叶草的味道越煮越浓,伸出舌尖,就能舔到它的苦味。苦艾叶的清香中夹杂棕叶香,还有一并磨入米粉做粉蒸肉的八角香,将近中午时分,整个小镇都香喷喷的了。
县长背着手在街上逛了一阵,似乎没找到她感兴趣的事情,有点索然无味。在白粒丸店的对面,她选择了地势较高的斜坡上站好了,仿佛占领了某个至高点,看着芸芸众生,来来往往,众人皆醉她独醒,神情超然。两截猪屎短辫,一左一右,哼哈二将般守护着她满脸黑污的脸,细瘦的脖子缩在破衣领里,比脸色白出许多。县长还是穿着那条花短裤,只是被撕破了裤腿,风一吹,半片布料扬起来,落下去,半边白花花的屁股时隐时现。县长不管这些,她似乎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她像即将出征的将士,已跨上马背,那半片裤腿,如战旗飘场,呼呼作响。
龙船喽——,鼓响哪——,划呀划么船哩——,划呀么划一夜哟——!县长听到了胭脂河里的鼓声,大声喊了起来。但是,她的声音里没有一点快活,倒像是唱某种悲伤的调子,接近于哭丧。县长的嗓子明显哑了,所喊的立即被人声轻易地淹没。县长的嗓子是患了感冒,还是因为呼喊过多才变得这么嘶哑,没有人知道。她自己也发现了嗓音不够清脆嘹亮,咳了两下,重新起调。但无论如何,这一天,没有人注意县长了。人们嬉笑着交谈着,从县长面前走过,嘴里吃着东西,眼里不断地被别的新鲜东西所吸引,因为这一天,县城里也会有一些人下来胭脂河看龙舟。他们衣服的颜色,发型,甚至走路的样子,都成为小镇的新奇景观。小镇这个时候,总是人满为患,无论理发店,百货商场,菜市场,都得削尖了脑袋才挤得进去。小摊铺店主手忙脚乱,为应付每年中难得的一次好生意,发动了全家老小,看货,收钱,讨价还价。小孩子心不宁,被鼓声搅乱了心,干不了一阵就溜了,店主就对着孩子跑开的屁股一顿笑骂,因而凭空又添出许多生活噪音。
县长站在至高点喊了几句,停下来,又觉索然无味,属于她脸上特有的茫然表情,又渐渐地浮现出来,并且凝聚。县长终究不知道,这么多人,为什么快乐,为什么拥挤,是什么使得他们的眼睛兴奋发光。这些人,平时都在哪个洞里呆着,太阳很好啊,不是要下雨的样子,蚂蚁怎么都纷纷出了洞。他们还把梧桐树底下她的窝占领了,在那下面掏鼻孔、吐痰、吃桃子、冰棍,还有小孩在那里撒尿。白粒丸店里几乎看不到球球的影子,进进出出的人挡住了她。吃饱了的放着屁,舔着油腻的嘴,走出来,身子比进去的时候长了一些,腰板直了一些,那神情,不亚于到县城逛了一圈。
县长喉咙滑动,咽下一口唾沫,裤腿的布片翻飞,很是落莫。仿佛在士兵庆贺凯旋归来的时候,她这位将军却忆起了沙场捐躯的战士,想到了生与死,荣与衰,悲与喜,想到那些边塞月光,与思乡羌笛。
县长进入了极其深刻的沉思状态。
但是走近来,就能发现,县长的眼光是散的,比人群还散,比阳光还散,比麻石地板还僵硬,比死鱼的眼睛还呆滞。县长依然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看。后来她坐了下来,她坐下来,也比人群高。这时人群就像水,波光粼粼,她坐在船上,浮在水中,或者是坐在岸边,以垂钓的姿势,甩出目光这条线。但是,走近去,就会发现县长只是在打盹。她的耳朵是醒着的,因为每间隔一阵,她的眼睛就张开了,懒洋洋地瞥一眼,县长的眼睛看到了一些东西,比如角落里,曹卫兵正和两个穿黑衣服的年轻人在说话,他横叼一支香烟,神气活现,黑衣青年频频点头。县长懒得理会,把眼睛闭上,似乎是确信再也没有什么会打扰她打瞌睡。间或她会伸手挠一下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是在做梦,可能是虱子在咬她。县长挠痒也是安详的,未见得有半点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