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成功实践(16)
时间:2023-05-1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刘文清 点击:
次
什么时候进行调整才合适呢?其实,调整的机会是很多的。成功,可以带来一个新的环境条件;失败,是促人反省、逼人反败为胜的机会。一个危机,常常是危险与机遇并存,是向你挑战的好机会。一些突然的事变、打击、挫折、压力、黑暗中的一点星光、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社会新潮流、生活中的重大损失、甚至一个新产品广告、一则招聘启事等等,都可能是我们调整自己的机会。
某大学一青年教师,专业是文学理论,兴趣却在企业形象策划。他一边在大学应付教学和行政事务,一边在社会上忙自己的兴趣爱好:企业形象策划。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他常感到应付两头,力不从心,放弃任何一头,都有困难。教学使他有住房、基本工资,解决生存问题,而企业形象策划是他事业所在,倾注大量心血。一次,他在替某私营企业搞形象策划后,那位私营企业老板愿意以房子、汽车和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条件,聘请他到这个私营公司工作。经过再三考虑,他抓住了这个机会,来了一次大的调整突破,辞去了学校的职务,成为这家私营公司属下的形象策划分公司的经理,一心一意搞他的策划事业了。
一位闯海南的大学生,原先准备自我创业,几经奋斗,没有成功,一次一家知名大公司招聘人才,他抓住这个机会,调整自己,从办公室秘书干起,兢兢业业,多次为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公司向股份制转轨中,他利用自己学经济的优势,立了大功,不但获重奖,还被提为公司副总裁。
如果你也正好遇到一个机会,能够解决你的主要问题,你就要抓住机会,来个调整。
3.调整目标
大调整,指大目标、重大行动计划的调整。如从新能源调整到房地产业,从私营企业经营模式转到股份制模式。
有不少的成功卓越者在人生大目标上进行过重大调整。孙中山、郭沫若、鲁迅,早年都是学医的,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变化,各自都先后进行了人生大目标的调整。孙中山后来投身政治,为推翻清王朝,创建中华民国,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鲁迅转而献身文学,揭露国民的弱点,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倡导者之一。郭沫若则亦文亦政,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又参加过南昌起义,担任过新中国中央政务院副总理等高级领导人职务。
以上三个成功卓越者,都先后把学医之志强调整掉了。毛泽东早年想当好一个教师,学的也是师范,后来却转向闹革命,成为大军事家、政治家。王朔是当代中国市民文学的知名人物,可后来也改行从事影视公司经营工作,当起“总经理”来了。
由于人生大目标的变动,人生小目标、行动计划自然要跟着调整。
人们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无非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现实环境与自身某些主观愿望及其他相关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环境的变化、自身思想感情的变化、人生阅历的增加以及其他条件的改变,人生目标有所调整便是自然的事了。如果过于僵化,一味地不改初衷,不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则可能会限制一个人走向成功卓越。
一个人走向成功卓越,前提是社会需要与自身条件的许可。自身条件虽然可塑性比较大些,但也不能完全压抑自己的个性。假若由于年轻、知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当初选错了人生事业目标,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调整过来,根据便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中国,20世纪上半期,民族独立的需要,产生孙中山、毛泽东等一批民族英雄和政治领袖。
20 世纪70 年代,随着毛泽东的去世,一个时代的结束,人们需求思想解放的欲望,造成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繁荣。许多优秀青年当时争往文学的羊肠小道上奔走。
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后,中国人开始以整个世界作参照看到自己的贫穷和落后,追求物质财富成为当代人们的追求需要。这样的社会需要,便造就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功企业家。
目前,中国的第一需要仍然是改变物质贫穷状况,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人民文化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因此,在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那些创造财富、搞活流通的工商企业家以及为企业家服务的政治家、律师、智力咨询人员等仍是人们热门追求的目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