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全文在线阅读) > 短文三章
阎纲
一、雨里盘谷 梦中韩愈
“韩愈杯散文大赛”颁奖,一行来到河南孟县—韩愈的家乡。
我最佩服韩愈两点:一、文以载道(“修其辞以明其道”);二、不平则鸣(“物不得其平则鸣”)。
我对韩愈的“文从字顺”,“惟陈言之务去”心仪已久。此外,还有很多新鲜的命意和优美的修辞,例如“辞必己出”、“细大不捐”、“佶屈聱牙”、“动辄得咎”、“牢不可破”、“深居简出”、“曲眉丰颊”、“粉白黛绿”、“秀外慧中”、“争妍取怜”、“入主出奴”(“入者主之,出者奴之”)、“落井下石”(“落陷阱……又下石”),以至于“蝇营狗苟,驱去复返”等等。立意新巧,清词丽句迷人,这才是文学。学不到这些,不但散文,就是小说、诗歌包括文学评论在内,陈言不去,风韵难求。
拜谒韩文公墓。
墓的两侧,各有一棵酸枣树,一边是酸的,另一边却是甜的,不管酸的甜的,都长刺儿,不由人发出奇想:这不正是韩愈通俗而有味、形象而新妙、鲜明又不无暗示的植物符号吗?
尊崇韩公,面对现实,我愿习作这样的散文—酸酸的、甜甜的,带笑同时带刺儿。
来到孟县,能不看盘谷?
我和获奖的杂文家邵燕祥、漫画家韩羽,上路了。中雨时断时续。
盘谷,济源城北,望太原一路直上,约二十公里。
出城不久就看见车祸。未见血迹,但是,“人肯定死了!”我告诉大家。曾有交通大队长教我一招—车祸发生,先看鞋在不在脚上,鞋一离脚,必死无疑。
获奖后,韩羽的兴致最高。韩愈、韩羽,不但同姓而且同音,稍不留神便将二人两两相混,河南腔对韩愈的赞美往往落在韩羽的头上,他高兴。
看望盘谷,就是看望李愿和韩愈;体验盘谷,就是体验李愿。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多美啊,美散文!李愿之言,滔滔汩汩,弄成一篇大文,痛发其抱道不仕,后叙其归隐之乐,言外求之,骨力自健。若不知李愿何许人者,止羡其造格之奇,而不知良工之心于此有独苦也。
难怪苏轼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且把《送李愿归盘谷序》誉为唐代文学之首。
唐代有两个李愿,一为西平王晟之子,一为隐者,生平无考。我的堂弟阎琦在其作《韩昌黎文集注释》(上)中认定是后者。书中考证,时愈脱汴徐之乱,闲居洛阳,与隐者聚首盘谷—“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韩愈当时年轻,33岁,之所以拜望李愿,心相通也。其后被贬之想,我以为,与此次访李之行不无潜在的联系。
雨又下起来,韩羽水淹聊城的故事正讲到逗人的地方,车祸,一辆拖拉机翻倒在路边。车祸没有转移车内听故事的眼球,笑语欢声依旧。韩羽学养深,妙语连珠,童年逸事,家乡趣闻,聊斋笔法,闻而忘忧,加上燕祥杂文语言的评点,车里的气氛热烈如沸。苏三巧遇马丝洛娃,杨贵妃跟西门庆鬼混,“千里马为伯乐所荐之复为伯乐所杀之”,一直到群起而考问之:“韩愈跑到深山沟沟拜望李愿,路上遇到翻车怎么办?”“骑毛驴呗!”哈哈哈!
盘谷到了吧?
又一辆拖拉机被撞翻。中雨转小雨。
李愿说:“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韩愈闻壮言酒而歌之:“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