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全文在线阅读) > 其实,我们都是演员
王朔
最近,电视台热播各种真人秀节目,不像去年唱歌节目扎堆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说“梦想”说累了,今年玩点儿“真实”的。
我绝不是想吐槽什么,相反,我很羡慕他们,玩玩闹闹就把钱赚了。当然,我也并不是眼红他们赚钱,我不是那么肤浅的人,我主要想说的是:Angelababy的身材明显看起来没有图片里的好,我很忧伤。
看着节目,我经常不由自主地冒出这样的想法:太做作了吧!但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扪心自问:如果让我去做,我就能表现得很真实吗?我很善于自省,所以活得比较辛苦。
于是我有些疑惑了:是演员不够真实,还是我身在戏中而不自知?最后我想明白了:其实,我们都是演员,扮演着各种相似的角色,可能差别在于演技好不好以及观众是谁。
最近几年,在中文伴随着网络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热门“角色”,已渐渐成为社会主流,比如“屌丝”“女汉子”“吃货”“二货”“文艺青年”“教授”“专家”“大师”,等等。
虽然有些角色的地位有点尴尬,但没有角色好像更尴尬,仿佛被这个时代抛弃了。于是我们都迫不及待给自己或他人贴上各类标签。
这样的好处是大家可以快速地进入角色,因为大家都很忙,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展示或了解各自的真实属性上。
很多姑娘都喜欢骄傲地宣称自己是“女汉子”,每次听到这话,我都想对她说:“我可不可以摸一下你的胸肌啊?”
“女汉子”一词绝对是中文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比“男人婆”好听多了,虽然字面意思差不多,但“女汉子”明显比“男人婆”具有更多褒义性质。
是不是真的“汉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一个女人说自己很爷们儿的时候,得到的多是一片赞许的掌声,但当一个男人说自己很娘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潮水般的唾弃。
还有很多姑娘喜欢扮演吃货,大多数自称“吃货”的男人基本是胖子,但自称“吃货”的女人身材都还不错,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她们所谓的“吃”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用来拍照;二是作为减肥的理由。
25岁以前的姑娘都是文艺青年,最喜欢说的话是“时间似流水,一不小心就老了”;26岁至30岁的姑娘是二B青年,最喜欢说的话是“再不疯狂就老了”;30岁以后的姑娘大部分成了心灵导师,最喜欢说的话是“只要心保持年轻,就永远不会老”,哦不对!这句是30岁以后的男人喜欢说的,30岁以后的姑娘最见不得“老”字。
不过不管多大年纪的女人都不喜欢男人“以貌取人”,所以她们用化妆、整容来掩饰自己的真面貌,当然,她们自己也绝对不会“以貌取人”,只要长得像金秀贤、李敏镐就可以了。
男人喜欢扮演的角色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公知”类,指点江山,纵谈国内外大事小事;一种是“梦想”类,常常把马云、乔布斯、巴菲特挂嘴上;还有一种“大师”类,各种特异功能,各种思想主义。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评论男人就这么几句?因为男人作为演员大多是实力派,演技基本比较到位,没什么好说的;女人则多属于偶像派,演技比较“呵呵”,不得不让人吐槽几句。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男人扮演球迷至少要知道欧洲五大联赛有哪些主要俱乐部;而女人扮演球迷只要说一句“梅西长得好帅啊”就可以了。
不过不管演技好不好,只要演得开心就好,就像这些真人秀节目,他演得开心你看得开心就好。我想说的是:别太纠结了,其实,你只是个跑龙套的。
(选自2015年7月9日《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