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失落的马家浜(2)

时间:2023-06-2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玲珑诗芸 点击:


    同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家单位,组成考古队开进马家浜,发掘,收集,开始了令人瞩目的发现之旅。

    厚重的泥土掩盖不了远古的文明。在213平方米的遗址中,出土了骨器、石器、玉器、陶器、兽骨若干;发现了南北7米,东西3米的长方形房屋遗迹;墓葬中,30具人骨架,其中6具身旁有随葬品。这些发现,足以说明长江流域也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长江,黄河,中国两大河流。但长久以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的一元论认识,一直占着主导地位。此认识,存在着局限性,严重影响了历史的客观性。马家浜文化遗址的现身,破解了“黄河文化一枝独放”的咒语,突破了考古的瓶颈,让人们眺望历史的眼光超越常规,变得更广阔,更深远,让长江流域的远古记录浮出水面,打开了一个可读、可视、可触摸的史前文明空间。

    思想的开放,思路的开阔,让考古的成果更为丰硕。

    长江,一条孕育生命的河流。在吴越古战场之前,这里的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饲养猪羊、打捞鱼虾的生活技能。出土的稻谷等实物,记载了远古渔农业的兴旺,记载了远古文明的点滴。河边,捕鱼的男人,坚强的臂膀挡风遮雨;茅屋内,能干的女人,坚韧的品性撑起部落兴衰;旷野上,稻花飘香,生命的延续源远流长。

    也许他们人口不多,浪迹萍踪,也许他们生活简单,糊口度日,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中华历史的践行者,中华文明的创造者。他们不清楚自己能走多远,不了解生活的含义,但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有了古代文明的挖掘证据,历史的探寻证明。这就是他们的价值,也是马家浜文化遗址的价值。

    凿有圆洞的石头横卧在脚下,掩映在枯草间,俨然已作为一条路,引导游客走到遗址前。图腾柱前,芦花白,草叶黄,夕阳西下。江南文化发源地,柱静,石碑重,游客寥寥。

    寂静的午后,古人的鼓点似在耳畔响起,那是原始的激情,游荡的灵魂敲起的鼓声,即将演绎一场生死祭祀,文明洗礼。

    历史,尘烟,风萧萧……

    三

    历史向前的进程中,总要留下些许的蛛丝马迹,以便供人查询,让人探寻。马家浜文化遗址的问世,就是历史留给当代的点墨,不多,点滴而已。

    荒野中,芦苇长得一人多高,芦花在秋风里摇曳,那点头弯腰、左右摇摆的模样,像极了仕女在君王前的舞蹈。马家浜文化遗址,隐于芦花丛后,岿然不动。遗址的图腾柱,以君王的眼光注视着天地的萧瑟。如若不是1959年那个清晨,马家浜文化将继续隐匿于泥土之内,让长江流域的历史兀自空缺,兀自缺憾。

    遗址重见天日之初,当地农民心存畏惧,怕出土的骨架作祟,千年阴气还魂,夜不能寐。他们恐惧,担心古人尸骨化为梦中的鬼魅,扼其咽喉。他们也对未知生惧,生怕日后有灾难降临,而自身的不幸就是这些尸骨的晦气所致。在害怕、愤怒、惊厥中,茫茫的夜色下,这些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人”被捣毁,被弃骨于河,被弃史于愚。历史,被愚昧放逐,被无知拦截。

    纵观历史长河,所有的进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些被遗忘、被失落、被扭曲、被丢弃的文明,若干年后,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就像灰尘掩盖不了金子的光辉一样。

    五十年后,马家浜文化的二度挖掘,史前文明再次从荒野中走来。马家浜文化遗址内,椭圆形凹坑、碳化圆角菱、长方形房屋遗迹等物件,给这段历史正名,让断代的历史重新连接。

    遗址上,图腾柱巍峨,花岗岩石条铺路。站在历史的石条上行走,走向的不仅仅是物态的遗迹,更是走向史前的文明。

    夕阳下,飞扬的芦花披上金色光晕,犹如被历史的光圈所包围。

    那是一丛幸福的芦花。

    (选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3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