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长江与黄河

时间:2023-06-2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石厉 点击: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全文在线阅读) > 长江与黄河

    石厉

    一

    长江,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只因时运不佳,每次将临时也只是匆匆过客,每次都是从横跨长江的大桥上随火车一晃而过,只留下了许多散逸的思绪及想象。

    少年时代,读过许多历代文人墨客写长江的诗词,当时潜入我心灵深处的恐怕是宋时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在古乐府中有一首民歌《上邪》大致也有同类的情思: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看来长江上男女相悦之情中定有许多惊天动地的细节,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一条汹涌绵长的河流,不知流过了多少儿女故事。其中这位宋时的进士、曾做过枢密院编修、后因写文章出事而被贬至安徽当涂一带的李之仪,在江边终以写词咏情了此一生。那么他的《卜算子》一词所描述的当是一种什么样的曲折悲欢呢?

    个中的细节让人思想不已,个中的情由让人不得而知。时间抹平了许多情节,却不能抹去文字。这首词中的悠悠千古之情代表长江占据了我多愁善感的少年时代,甚至到了中年。这首词中的浓情也似乎化作了我意识深处最具体的江水,浪漫而透彻。

    因为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演绎过不知何种程度的爱情,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多情的时代。我也有过爱情,让人痛不欲生的时候,让人情不自禁的时候,甚至山盟海誓的时候,我都不想用与我长相厮守的黄河做比喻,我都愿意用幻想中的长江来抒发情怀。看来遥远与看不见的东西永远成了我们理想的标志。

    二

    长江无疑是我心灵朝拜的圣地。

    中国文化除了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儒家正统文化之外,再就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楚文化了。中国两大诗歌源流《诗经》与《楚辞》,完全可以用这两大水系作为象征。尤其是春秋以降,中国最优秀的诗歌竟都产生于这一带。最明显的原因恐怕还是楚与周王朝的疏远。当时,楚并不隶属于周天子,不是周的诸侯国,而是一个可与周朝分庭抗礼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家,人们在文化上没有过多的约束,精神上的殊异与自由无疑是创造新文化艺术的阆苑。据《史记·楚世家》载,到周夷王时,楚主熊渠甚得民心,便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东周初年,熊通伐随,命随人请周尊楚,周不许,熊通大怒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自此,楚的版图渐渐扩大几乎包括了整个长江流域。

    楚国狂妄自大无疑带有野蛮的气息。

    这也是长江与黄河的对抗!

    除了文化上的长江之外,除了纸上谈兵之外,实际上我对长江一无所知。我是黄河上游长大的孩子,真正是黄河的儿子。后来又在黄河边读书、生活、工作一直到而立之年。命运使我被迫辗转别地。

    这一次,第二届长江笔会在江上举行,全体与会者将乘船逆流而上,使我昏睡的内心似乎又要苏醒。

    我愿“逆流”而上。

    我不喜欢顺流而下。随着人生的沉浮与世事的变化,我越来越厌烦李白诗歌的轻狂,当得到一点点的苟且偷生时,便“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大概那种轻浮的顺利与快乐只是短暂的、肤浅的。人生的艰难,恐怕是自古不变的情境。“逆流而上”不言而喻成了我的向往。

    屈原写于晚年的《涉江》一诗便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子是从武昌过江而又沿湘水逆流而上的。在心志上与我殊途同归。正因为他不能随从流俗便“将愁苦而终穷”。是教训与告诫还是内心的写实?这只能是仁智两择了。但是对于诸多的传统文人大概只能是心境的写实了。因为除此而外,再就是无所适从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