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读史札记·明初的学校(4)

时间:2023-07-2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吴晗 点击:

  举监是举人入监。洪武初年,择年少举人入国子监读书。洪武十八年,又令会试下第举人送监卒业,是补习班或先修班的意思。

  监生入学后,还得再经过一次编级考试,分堂(级)肄业。

  国子监分六堂。六堂又分三等。初等生员通四书、未通经书的,入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修业期一年半以上。初等生修业期满,文理条畅的,升中等,入修道、诚心二堂,修业期一年半以上。中等生修业期满,经史兼通,文理都优的升高等,入率性堂。生员升入率性堂,依学规规定,根据勘合文簿(点名册)坐堂时日,满七百天才够资格。

  司业二名,分为左右,各提调三堂。博士五员,分五经,于彝伦堂西设座教训六堂,依本经考课(《南廱志》卷九《学规本末》)。

  功课内容,分《御制大诰》、《大明律令》、《四书》、《五经》、刘向《说苑》等书(后来又加上《御制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五伦书》等书)(《皇明太学志》卷七)。最主要的是《大诰》。《大诰》是明太祖自己写的,有续编、三编、《大诰武臣》,一共四册,主要内容是列举他所杀的人的罪状,使人民知所警戒,和教人民守本分、纳田租、出夫役、替朝廷当差的训话。洪武十九年以《大诰》颁赐监生,二十四年三月特命礼部官说:“《大诰》颁行已久,今后科举岁贡人员,俱出题试之。”礼部行文国子监正官,严督诸生熟读讲解,以资录用,有不遵者,以违制论(《南廱志》卷一《事纪》)。违制是违抗圣旨的法律术语,这罪名是很大的。皇帝颁布的杀人罪状,列作学生的必修功课,而且作为考试的科目,用法令强迫全国生员非熟读讲解不可,这道理是用不着什么解释的。其次,训练学生的目的是作官,《大明律令》必然是必读书。而且“载国家法制,参酌古今之宜,观之者亦可以远刑辟”。《四书》《五经》是儒家的经典,洪武五年明太祖面谕国子博士赵俶:“尔等一以孔子所定经书诲诸生。(《南廱志》卷一《事纪》)”孔子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尊王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最合帝王的需要。可是,孟子就不同了,洪武三年,他开始读《孟子》,读到有几处对君上不客气的地方,大发脾气,对人说:“这老头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下令国子监撤去孔庙中孟子配享的神位,把孟子逐出孔庙。他认为这本书有反动的毒素,得经过严密的检査。洪武二十七年(1394)特别敕命组织一个“审查委员会”,执行检删任务的是当时的老儒刘三吾,把《尽心篇》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梁惠王篇》“国人皆曰贤”“国人皆曰可杀”一章;“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和《离娄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一章;《万章篇》“天与贤则与贤”一章;“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以及类似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一共八十五条,以为这些话不合“名教”,全给删节掉了。只剩下一百七十几条,刻板颁行全国学校。这一部经过大手术切割的书,叫做《孟子节文》。所删掉的八十五条,“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82]。至于《说苑》,则因为“多载前言往行,善善恶恶,昭然于方册之间,深有劝戒”:是当作修身或公民课本被指定的。此外,也消极地禁止某些书不许诵读,如洪武六年面谕赵俶时所说:“若苏秦、张仪,繇战国尚诈,故得行其术,宜戒勿读。”由此可见,学校功课的项目,内容的去取,必读书和禁读书,学校教官是无权说话的,一切都由皇帝御定(《南廱志》卷一《事纪》)。有吋高兴,连考试的题目也出,例如圣制策问十六道,试举一例,敕问文学之士,整个题目如下:

  吁,时士之志,奚不我知,其由我不德而致然耶?抑士晦志而有此耶?呜呼艰哉!君子得不易,我知,人唯彼苍之昭鉴,必或福志之将期,然迩来云才者群然而至,及其用也,才志异途,空矣哉!(《南廱志》卷一〇《谟训考·圣制策问》)

  日常功课,监规规定:一是写字。每日写仿一幅,每幅十六行,行十六字,不拘家格,或羲、献、智、永,欧、虞、颜、柳,点画撇捺,必须端楷有体,合乎书法,本日写完,就于本班先生处呈改,以圈改字少为最。逐月通考,违者痛决(打)。二是背书。三日一次背书,每次须读《大诰》一百字,本经一百字,四书一百字,即平均每日背一百字。不但熟记文词,务要通晓义理。若背诵、讲解全不通者,痛决十下。三是作文。每月务要作课六道,本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诏诰章表策论判语(公家文书)内科(选)二道。不许不及道数,仍要逐月作完送改,以凭类进。违者痛决。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