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院看到预告片段后,《妈妈的神奇小子》注定是我今年以来最期待的一部,田径与冲刺、坚韧和荣誉、命运及反抗,与其说它命中了我喜欢电影类型的诸多元素,不如说是满足了我对生命的所有幻想,因此去之前就为这碗催泪鸡汤养好了食欲。
影片一开始,出戏的国语配音就让我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之前的《怒火·重案》也是,但因为主演配音多少比较熟悉了,也就没太计较。 但这部不一样,我可是闻着那句用情的粤语台词才一路过来的,这几乎让我的观感体验折损了一半。 “1.毕竟哭了 和我想得一样,影片的泪点即卖点,这一设置至少在三个地方体现得非常清晰。 一是苏桦伟把自己的第一块奥运金牌给妈妈戴上,就是预告片段中的那一幕,这一感人的实质并不在于这块金牌的含金量,而是因为苏桦伟的成长和懂事,他明白并且有了能力回报母亲多年来的含辛茹苦,或者说,感人的不是“我以后一定要送好多好多好多金牌给你”,而是“当年你嫁给爸爸的时候,一件金器都没有”。 只是,金牌并非传统理解上的金器,这一略含曲解意味的表达,衬托出金牌背面一位母亲的牺牲,可以说,这块金牌更像是苏妈凭自己无私和无怨的付出才摘得的,也更应该属于她,这是最能表现影片母爱主题的一幕。 二是苏桦伟说服母亲让自己去打工赚钱,这意味着他必须牺牲训练时间,乃至搁浅自己的运动生涯,这是关于梦想在现实面前的妥协的故事,透露出了许多家庭的无奈,不知道多少人从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关键是在这一无奈的现实之下母子之间的相互体谅,太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可是我不想看到你什么辛苦啊”“你不跑步我才觉得更辛苦”“你只有跑步才能让别人看得起你”“可是我现在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啊” 三是在北京残奥会上苏桦伟取得200米-T36金牌,其中既背负着前两场比赛成绩不佳的压抑,又承载着深知这是自己最后一届奥运的悲情,而这些都在得到金牌的那一刻全部释放。 “2.还是要说 但影片的败笔也在于太过沉迷于贩卖泪点。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连绵的背景音乐,并且大部分都是试图包裹观众听觉的管弦乐,这些密集的听觉轰炸,甚至让我感到有些头晕目眩。 其实,影片远不止设置三处感情爆发点,但其他一些,比如苏第一次在传送带上站起来,第一次在田径场跑步并且表现抢眼,只是那种冲击力对于有所免疫的观众来说已经差一些火候了。 影片的矛盾及其解决是个人感觉是没太厘清的,在苏桦伟的冠军之路上存在很多障碍,而对这些富有戏剧性东西,编剧处理得似乎并不漂亮。 苏妈首先是苏桦伟自我实现的动力,但在拍摄广告的事情上,两人还是出现了明显分歧,可仔细一想,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好像不太成立。 苏妈其实是从长远的觉得为苏桦伟考虑,并且她一向是在尊重苏桦伟想法的前提下行事,她会因为拍摄广告耽误阿伟训练斥责甲方,但苏桦伟想要的是金牌,观众想要的也是金牌。 在我们的期待中只有金牌才是阿伟是一个“神奇小子”的证明,苏妈违背了这一期待,所以她成为了障碍、矛盾,导演似乎在影片价值观表达上给自己和观众营造了一个二难境地。 真正有效的矛盾应该是政府政策,政府没有为残障运动员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来看,更是没有在对残疾运动员支持上做到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这体现为简陋的训练场地和设备、零星的补贴,“低人一等”的奖金。 由于政府津贴不足以支付苏桦伟训练和生活的开销,才迫使他搁浅了自己的梦想。影片挑明了这一话题,直呼同工同酬,但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这一情况有所好转,真正有效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当然这是现实而非编剧问题,这也恰恰是影片最闪光的地方,本片有意在2020东京残奥会期间上映,正是在呼吁和寻求某些东西,我们更应该反躬当下,十多年之前情况没有好转,十多年过去了,残障运动员、所有残障人士找到他们坚实的后盾了吗? 这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相比于对奥运会的关注,有多少人能说出一个残障运动员的名字。 至于其他一些矛盾的处理也不是特别妥帖,比如苏桦伟起步慢的运动短板,事实上根本没有得到解决,他甚至在教练苦心孤诣的训练指导下选择一走了之,再如由弟弟引发的家庭伦理矛盾也像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 “3.希望更好 我倒希望把实际有效的矛盾落在主人公自身上,至少在影片世界中能够加以解决。 去影院之前,就幻想着能更多地看到残障人士真实的日常和内心深处的想法,能够更加彻底地关注他们。 但现有的处理方式,总让我觉得苏桦伟最后成功那一刻的冲击力不够强,以至影片也让我感觉没有想得那么励志。 其实感人的东西往往只用走直线思维,感性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排斥那种叙事和逻辑上精雕细琢的,这里推荐一个几年前的残奥广告,两分钟足以完成对一个人泪点的轰炸。 创意广告:PG宝洁公司广告之謝謝你,媽媽 当然,也可以理解,“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给予了编剧太多束缚,从生活中来的艺术领悟力和到生活中去的艺术责任感永远值得推崇。 总之,主演们在线的演技还是使全片的近景和特写经得起观众的把玩,另外,仅凭电影上映的时机这一点,就注定它的价值不会被轻易抹杀。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