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驾驶你的车观后感

时间:2021-10-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有一天 点击:
  个人认为,《驾驶我的车》在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中并不出众,甚至有些平庸。除了《挪威的森林》,我还没完整读完过他的大部头长篇小说,就他的短篇小说来说,好的真的很吸引人,还有的写的不能说差,只能说是意象或意念,不像个故事,很难让人读下去。
 
驾驶你的车观后感
 
 
  我对他短篇小说的思考就是他会将生活中发现的一点小事给写到极致,说出很多道理来,遣词造句也有所不同。当然,他所关注的人类情感多少有些同质化,大都是从男女关系开始,然后在那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人类问题,和那些持续关注现实写现实写得深刻的作家还有些不一样。
 
  前几年他的《烧仓房》被李沧东改编成了电影《燃烧》,那电影相对来说很类型化,类型只不过是电影讲述故事的一种表达方式,故事改得还是很深刻的。《燃烧》既有原作的文艺气息,也结合时代做了更深入的阐释,上升到阶级对立的层面。其实更惊喜的是套上了悬疑这个类型,打破文艺的电影和商业的电影的界限很不容易。
 
  看滨口龙介的电影《驾驶我的车》之前,我又读了一遍村上春树的原作,对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是有期待的,我会自己先在脑子里设计一个改编方案。我之前从未看过滨口龙介的电影,我对他的改编多是朝着类型化电影的方向去的。不过看完电影之后,我发现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小说中省略了主人公家福妻子去世之前的部分,而在电影中,这部分被还原了,还有一个两年后的分割线。或许这就是这电影为什么有179分钟长度的原因。这部分在我看来还原得并不好,但滨口龙介对电影整体的把控很到位,他知道该如何设计,看到最后竟也不觉得多余,反而觉得是为后面的剧情铺垫,让后面的剧情更令人期待。在这部分里,他让妻子讲了一个七鳃鳗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答案留在后面揭晓,根据故事的人物关系,他让另一个配角高槻,也是家福妻子的情人讲出来。这样看来就别有意味了。我感觉这样的设计导演对原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拍出了村上春树没有讲出来的内容。
 
  另外一个不同就是将人物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家福和女司机渡利在原作中给人的感觉是相互慰藉的诉说和倾听者,而在电影中,家福和渡利情感上更依赖对方,这种依赖是随着事件的变化产生和发展的,互相的信任和理解程度也比原作更为深入。
 
  电影也加入了排演契诃夫的话剧《万尼亚舅舅》的场景的过程,而这在原作中只是简单提到。导演还将高槻设计到排演话剧的情节中,最后给了他一个作为杀人犯的结局。这条线的设计是很有戏剧感的,而且和当下社会人浮躁的心态相符合,这个改编是很成功的。虽然在排演话剧的情节中,导演有意识的设计了让中国人、聋哑人等不同国别不同语言方式的人参与话剧中是很直接的形式主义,隐喻也过于直白,不过滨口龙介很擅长拍普通人的普通情感,那细致的过程也让人觉得很有魅力,吸引人看下去。
 
  故事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很平淡讲述,但组合起来却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力量,完成度极高。看完之后竟然觉得比村上春树的原作还要好。原作局限于人与人的理解和包容上,着重讲家福和妻子情人的关系上,而电影上升到生活上来了。原作在讲人在认识别人之前先认识自己,电影讲了生活是痛苦的,但我们还是要努力生活下去。契诃夫的话剧《万尼亚舅舅》在电影中的参与度更高了。而且成了电影中的题眼。
 
  作为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角——一辆红色的小车,在电影中显然更有发挥余地。车子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导演都做了较为深入的阐释。不管是在车内的对话、吸烟还是车子在公路上行驶,我们都会感觉到车子存在的意义,它就如抵御世界的一个保护者,又如将无力的世人从此岸渡到彼岸的一艘诺亚方舟。它不停奔跑,就像一个活的奔腾的生命。
 
  关于故事的结局,显然电影的设计更有意味。渡利戴上了口罩,脸上的伤疤没了,开着家福的小红车,带上了剧中排演话剧的大哥和他聋哑妻子的狗,向着新生活奔去。
 
  在当下这个时代,车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的另一个生命。每个人都要驾驶好他的车。
 
  这部电影整体的改编是相当成功的,虽然导演的表现方式是生活流的,而且加入了更多他个人的见解。小说就是小说,而我们的生活更像电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