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档就是这五部电影角逐竞技。水门桥先抛开不说了,毕竟各个自媒体和博主都很自觉的知道……
狙击手其实很期待,当年cs一把AWP那是……也不说了。
在中国大陆喜剧界开心麻花曾经是金字招牌,现在来看,这块招牌的含金量已经被透支的差不多了。能有一个体面的落幕,比到时候被大家轰下舞台强多了。就像《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剧情里,马丽让未成功拿了片酬赶紧走,一旁的二当家娃哈哈的大笑那一段。该走,就走吧,再不走,要死咯。
豆瓣逼王很多,能从艺术性,镜头感,人性,手法等等把一部电影给你剖析的犹如庖丁解牛。
豆瓣水军也很多,能告诉你,xxx那么多干嘛?咱不就是为了XXX,只要XXX就可以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能说真话,把话说全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凑凑活活的聊一聊为啥开心麻花的电影要落幕了呢?
这得从《夏洛特烦恼》说起。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收货了口碑,票房,投资人和观众都拍手叫好的就是“好电影”。对比的标的就是周星驰的喜剧。夏洛剧情虽然不是原创,但是本土化的改编非常成功。内核是爱情,小人物的跌宕起伏,从失败者,到穿越后的成功者,再到成功后的失落,发现人生的归宿是“内心的安宁”
而周星驰的喜剧绝大部分被人津津乐道的都是这种内在逻辑。比如,《食神》、《功夫》、《少林足球》、《喜剧之王》等等。就连《破坏之王》也是差不多的逻辑。
落叶归根,人们看电影并不是只图感官的刺激,人性的确是必须的元素。
那之后,《驴得水》、《西红柿首富》、《羞羞的铁拳》虽然一部比一部难看,但也算是有用心在里面塑造人物。
在之后的《李茶的姑妈》、《人间喜剧》、《跳舞吧!大象》、《日不落酒店》简直就开始骗钱了。
直到最近看了《李茂扮太子》,忍不住了!
这分明就是强制喂屎!天理不容!!
总结来看,所有演员和人物都是脸谱化的流水线产品,艾伦就是傻子,马丽就是女汉子,常远就是弱鸡男,大聪明,魏翔等都被模式化了。
也许是商业快餐不允许他们有什么发挥空间。
其实他们就是这种水平。演不了别的角色了。
魏翔在“杀手不冷”里算是很努力的展示演员的技艺,但,真的就是让人感受到是在演戏,不是真情流露。观众在看到他哭的时候,反而想笑!
就是二当家的那个反应,他们三个哭的不行,旁边一个人,狂笑不止。
各种段子,贫嘴,为了反转而反转,充满了表演的痕迹。
就是直白的告诉你“我就是演了”怎么着吧?
看多了电影真的发现,进入角色后自然流露的感情,和努力表演之间的差距之大,比吃肉和吃素的差距还大。
还好是翻拍,因为有不错的剧本打底了。不然更惨烈!
江郎才尽的一群人,不行就歇一歇,好好打磨一个剧本,这么快的发片速度,是创作能力爆炸还是担心以后招牌不灵了,骗不到钱啊?
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小丑,竭尽所能发挥自己多年积累的表演才艺,为了博取观众一乐。
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都是一些公式化的套路。
人们看多了,腻了,厌烦。
终归要抛弃小丑的。
---------------------------2022年2月7日11:37:39------------------------------------------------------
感谢网友们的提醒和评论,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首先,开心麻花只出品过3部,其他的烂片虽然是他们主要成员出演的但并不是开心麻花出品。这个逻辑我给打101分,多一分来自爸爸的关爱。
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在宣传的时候请让资本们不要提到任何“开心麻花”有关的字样,避免到时候背锅找不对人。他们这一群人,没有一个单独拿出来可以顶梁柱的,要不是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全都是,算,不说了。
然后我非常重点的要diss一种评论“这片子挺好的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开心的笑了,这就足够了,喜剧嘛,能把人逗乐就是成功的”
我翻译翻译啊,“这饭店挺好的,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吃饱了,这就足够了,吃饭嘛,能吃饱就是成功的”。“这房子挺好的,我和家人住在里面都不被风吹日晒了,住宅嘛,能让人住进去就是好的”
饭店,无需色香味寓意了,只要能喂饱食客。房子,无需设计装潢价值了,只要能遮风挡雨。
喜欢被逗乐,不如看“肥婆掉到水沟里”,不如找个抓痒痒大师,给你抓痒痒,那笑的更欢快。
电影喜剧绝不是为了让观众仅仅是“笑笑就算了”。就连漫威这种爆米花电影都不忘记加入,战争反思,友情,亲情的元素。
投资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就图一乐?这问题的背后太深刻,网络里禁止讨论。。。。
怪不得冯导说“不是导演垃圾,是有一群垃圾观众好那口儿,逼得导演们为了生存拍给垃圾看”
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喜剧。十年前的《报告老板》第一季,---
王大锤(白客)扮演的“诸葛建国”努力追求“玛丽苏”的故事,抛开搞笑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这个故事传达的内核是这样的:男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竭尽所能的追求女孩,虽然烛光晚餐,电影,广播表白都一一做到了,但女孩一直没有回应。最后大锤质问女孩“为什么?我为你付出所有,你还是无动于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