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四海》到底差不差?(3)

时间:2022-02-1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单读 点击:

郭小寒,乐评人

相信,他真实有血肉,有着一种内心深处的痛苦,这种痛苦是经受的住时间的考验的,是不会轻易消弭的。不是“我更有钱了,生活好了,买了房子”等等就能抚平的。甚至与一些集体潜意识相关,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

贾行家,作家

我不怀疑吴仁耀这个人物所包含的诚恳,但是我会为自己作为观众和他的关系不深而遗憾。

过于顺畅的观察和表达会让我们从事物表面滑过去。如果故事缺少摩擦感,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是易于猜测的、轻飘飘的,我对他的信任就有限。

徐磊,导演

相信,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我认识的很多人。有的人是来世上占便宜的,有的人是来世上吃亏的,说不清楚,性格和命运双重作用,都安排好了。

Q:《四海》的结尾,让观众这样不痛快地走出影院,是否是过于自我和冒险?是否选择了春节档,就应该符合所谓的大众规律,否则就是活该?

顿河,制片人

电影拍摄是艺术创作,档期选择则是明确的商业行为,选择春节档意味着更大的容量和更明确的观众需求。所有的结果都是选择造成的,活该这个词偏向负面,换成代价更合适些。赢得了高关注、获得了好的票房空间,与普通观众造成了期待落差,这些可能是捆绑而来的。但另一个层面看,对创作者来说,作品有机会在一个最受关注的空间里,让自己的表达和最多人去产生碰撞,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吧。

贾行家,作家

刚才说到周星驰,我们的春节档还没有建立当年香港贺岁片的风俗礼仪,诸如一定要合家欢,一定要用明星全神下界来中断叙事,一定要给一个演员们齐齐面向屏幕拱手说“恭喜发财”的结尾。周星驰原本也要把《喜剧之王》的结尾拍得让观众不痛快,在风俗和行规面前只能作罢。

当然,这也挺好,是世俗文化意义上的那种好。

只是在大陆这边,从冯小刚的贺岁片开始就是大家各玩各的,在心里各自猜度(或者说寻找)自己的观众,没有形成某种风俗。

那么就只能就这部电影本身来说了。故事这样一路走下来,实在很难给出个“大团圆”的结尾。当然,它前半程的气氛有点儿暧昧,让很多观众觉得受了愚弄,在今天,很难再说观众还喜欢被愚弄。

在今天,电影的命是找自己的观众,如此来说,也算活该。

说句题外话,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也在问自己:我进影院的时候心里痛快吗?

徐磊,导演

这部电影虽然是个悲剧,但是我感觉很治愈。它治愈你的方式,是展示了失败的普遍和必然,正如死亡唯一能让我接受的地方是,它是万众归一的道路。

不过有些电影,确实需要恰当的打开方式和时机,一个无忧无虑的年轻人,正对未来充满向往,你告诉他人生没啥意义,他肯定觉得你有病。

Q:很多人对《四海》票房失利的结果似乎并不感到意外,这甚至符合了他们内心的某种期待。他们说“事不过三”,此前的成功都是侥幸。很多人似乎都在等着看韩寒的笑话,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种现象?

郭小寒,乐评人

“成功学”的主流价值观对多元化可能性的绞杀。当然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说,韩寒和其团队大规模的用了资本,创作掺杂了过多人的期待。资本是中性的,是逐利的,是要计算的, 是不支持纯粹个人表达的,给你一些便利也会带来一些绞杀这是必然的,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看你想要的是什么,愿意为此牺牲掉的东西是什么。

另外“文艺青年”这个群体也挺可怕的,很多“看笑话”的否定和讽刺来自韩寒原来以为的相同阵营的“文艺青年”。

贾行家,作家

对于这个不太清楚。“我说什么来着”是很便宜的聪明,我当年也如此,现在觉得还是去做点事(比如给楼道里的灯换个灯泡)更体面。

双雪涛,作家

对于少年成名的人来说,经常要在成年后付出一些代价,因为很多与他们一同成长的人喜欢过他们的人,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会感到一丝不快。这种不快的核心很难说清,大概像一种被抢劫的感觉,似乎是韩寒们影响了他们成为韩寒,或者说,凭什么他是韩寒而且一直是?这种感觉有点像孩子对于家庭的反抗,因为韩寒成名很早而且维持时间很长,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年少时就认识他,虽然年龄相仿,他更像是遥远的长辈。对于少年名人来说,同龄人长大后的反击是比较典型的现象,尤其在某一种氛围里,这种氛围在培养对于名人的恶意,可能这种反击就会放大一些,因为将其打倒不需要个人付出任何代价。但是我乐观地想,也许这种心理只是暂时的?在某一个时间点,与韩寒一起成长的这代人如果稍微停下来想想韩寒走过的道路,是否又会引起对老朋友的重新认识,即使不是全盘肯定也能给与一种理解,并且发现,老朋友也真的没几个了?

张悦然,作家

和韩寒之前的几部电影比起来,《四海》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在写博客与杂文的时代,韩寒因其尖锐的批判性获得巨大声名。现在在他的电影里,观众却不再需要他的批判了,认为他的批判不真诚。这是一件很悲凉的事。有些人显然愿意相信,韩寒一直获得成功的奥秘,正在于他在不断改变,不断适应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可能真诚的,这种声音横亘在电影之上。但是如果韩寒真的完全学会了迎合观众、操纵观众,那么他这次应该一如既往的成功,至少不可能犯一些不合常理的错误,比如让这样一个近乎幻灭性的结尾出现在春节档。《四海》的剧作问题实在是有很多,比如像一个包裹般发往外地的奶奶,但我所珍视的地方是,它比过去任何一部韩寒的电影都更有个人表达。从这一点上说,我对他有所期待,希望他可以沿着这个方向走得更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