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似乎都秉持着作为有男/女朋友的人的自省,向其他人谈论着自己的爱情与伴侣。而临近结尾处的两场聚会,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里构成的对比,则更显得荒谬可笑。这样一对校园情侣几乎是狼狈地逃离了曼哈顿,直到路途中,盖茨比终于暗暗下定决心,选择了“过去”。
这样的心路历程,似乎很像伍迪·艾伦的那段少年婚姻;或者可以说,这是他从早期的那些闹剧创作中挣脱出来后,对严肃作品的更为自由的创作延续。
早在拍《安妮·霍尔》的时候,他便已然建立起一个充满半自传色彩的、独特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并以此为视角进行叙述,探讨因果、谈论死亡。正是这些特点,使得伍迪·艾伦的作品在美国电影中显得独一无二。
1977《安妮·霍尔》
进入到21世纪之后,这位尖锐的“知识分子”便开始逐渐向更加自在的“文艺青年”转变。老头子平和许多,特别是他远走欧洲的城市系列,为那些历史悠久的名城打上了伍迪特制的文艺标签,剧作也更加轻盈起来。
特别是《午夜巴黎》,作为伍迪·艾伦最卖座的电影,也是他复古情绪的高峰。影片中,他在昔日的那些“黄金时代”里来回穿梭往复,在属于巴黎的浪漫夜晚,尽情地释放着他那些为世俗所不解的情绪,寻找逝去年代的浪漫梦想。
2011《午夜巴黎》
这两种创作身份潜移默化的转变,如果要说具体区别在哪,在我看来,知识分子更偏向一种身份认同,带有潜在的社会责任感,代表一种立场,批判现状,提出问题;而文艺青年则更偏向个人的兴趣喜好,他们追逐幻觉,也追逐真相,是对现实的抵抗,也是逃离。
当然,在今天看来,这些概念都难免显得过时,在不断的语义转换中,甚至已然成为人们羞于表达的身份。如果说,《解构爱情狂》《安妮·霍尔》是清醒的知识分子自省,那么《午夜巴黎》《纽约的一个雨天》则更像是文艺青年的自嘲。
在千禧年之后,伍迪·艾伦的作品就有一种“流水的明星,铁打的伍迪·艾伦”的感觉。国际影坛那些斩露头角的男女影星都竞相在他的电影作品中登台亮相。
曾经跟老头子合作过三次的斯嘉丽·约翰逊说过,从小看着伍迪·艾伦的电影长大,能成为他电影里的主角,无疑意味着对自己表演事业的莫大肯定。
2006《独家新闻》
而影片《纽约的一个雨天》的卡司同样非常夺目,除前文提到的三位年轻主角之外,还有裘·德洛、丽贝卡·豪尔、迭戈·鲁纳等众多实力演员保驾护航。
看得出来,“甜茶”的表演多少有点模仿老头的意思。那些配合说话的肢体动作,每当急于表达自我时的言语卡顿,都有着伍迪·艾伦的影子。艾丽·范宁饰演的艾什莉虽然人设不讨喜,看起来还是很真实。赛琳娜饰演的毒舌女孩,戏份比较少,但也充分发挥了她的表演特长。
如果说电影是造梦,有的梦醒来,我们怅然若失;而伍迪·艾伦编织的梦境却总是让我们格外清醒。犹记得在《解构爱情狂》中有一句台词:“所有人都知道同一个真相,我们的生活由我们选择如何去扭曲这一真相所构成。”
很存在主义的一句话,既有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又有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或许伍迪·艾伦导演就是那种,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受到挑战的人。存在主义的焦虑遍布于他的作品当中,对他来说,爱情的发生恐怕是那个唯一确定性的支点。
在纽约的这个雨天,我们仿佛回到过去的老电影里,在中央公园的钟楼下,再次遇见那对相约而至的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