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魏敏芝老师“一个也不能少”的负责精神背后,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农村教育问题。无论是在当年的那个时代还是我们如今所处的当下,教育资源的平等,人口素质教育的普及都是长期重点问题。
虽影片中反映当年的社会问题,可就算是当今人人平等的社会,像在同一个广东省内的广州和梅州,教育资源也仍然有着极大的参差。 从影片中对魏敏芝老师的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这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对学生关怀备至,温暖如母的老师,而是一个不过十三岁,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这么塑造角色有两点好处:一、她本身具有的反映农村教育问题的力量。二、她作为线索推动全文,来展示农村教育问题的作用。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对“一个也不能少”的倔强究竟出于何种?包括后来媒体官方询问她也没有作出正面回答。不难想,出于农村人本身简单的想法和本性的质朴,倔强是最普遍的特性。在全片中,魏敏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她虽然一直坚持一个也不能少,但是真正遇到问题要解决的时候,她永远都在向别人索要主意。问题很明显,她所受到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却成了28个学生的老师。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代接着一代,可是当这一代教育的重任落到一个不过十三岁的丫头片子手上的时候,只能看出教育需求和供给的严重不对等。 魏敏芝刚刚出场的时候,导演就先给她画上了才刚刚小学毕业,连唱歌都跑调,只会一个劲儿的要那五十块钱的形象。也从村长和高老师互相推卸责任中,为要不到钱的姑娘可怜,当然更是反思,因为实在太贫困了。贫困就是悬在教育头上的一把刀,这部影片里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慧科也是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和魏敏芝共同完成了整部电影的叙事。他的功能主要是影片的问题制造,而魏敏芝则是解决者。作为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张慧科一来就给魏敏芝的课添了不少麻烦,剧情有了起伏,也就更容易铺垫。他的调皮捣蛋或许来自于父爱的缺失,加上母亲病重,直接引发了他停学去城里打工这一重要情节。农村人进城打工也是当时时代的热点之一,这一现象的根本问题就是地域性贫富差距。要知道,中国是禁童工的,可是当年仍旧有孩子只能去打工分担家庭负担,还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不过比较好的是,至少这个问题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在我们当下已经基本解决了。 张明仙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虽说是次要人物,但是也是影片中农村教育重要一面的展示。她在片中起到的是一个给魏敏芝警醒和启发的作用,可以说是魏敏芝逐渐成为一个老师的真正领路者。这个人必须是她,而不是高老师,因为这部片子里,来自成年人的教育对于这些孩子其实是一个缺失的存在。她懂得珍惜粉笔,懂得经营课堂,可以说魏敏芝若无了她,压根就不会教育组织学生。 村长和高老师是村里比较重要的成年人形象,可是二人刚刚开始都是拖欠魏敏芝的工钱,互相推诿自己的责任,许了个遥遥无期的诺言。这样的“长辈教育”缺漏多明显,以及最后收到物资村长的小表情,极大可能会私吞,可以看出农村人自身对教育的不重视。以及张慧科去城里打工,所有大人都认为理所应当一样,明显农村人对自己的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这里分析一下城里人的群像,我们并不能单凭愿不愿意帮助人分人的好坏,但至少可以掌握到片中导演想刻画的人物形象应该是如何的。最开始是冷漠,魏敏芝走在去城市的泥路上,那些城里的大车都不愿意停车搭载,只有一辆农村来的拖拉机伸出援手。到了城里,带张慧科到城里的打工的领队女孩却压根不负责,人丢了也不找,一心只想赚钱,这里魏敏芝的朴实温良一下子就凸现了出来。领队女孩和广播站的好心广播员给予了魏敏芝帮助,也形成了对比,这是城市人善良的一面。 且细思,魏敏芝在电视台的咨询处被拦截其实是情有可原的,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城里人的冷漠,可实际上更多的是城里规章制度对的束缚,人们难免陷入形式主义。可农村哪有那么多的束缚和规则,所以魏敏芝不懂,她就待在那儿。一个觉得对方没规矩,一个看来对方没人情,这个矛盾立的很好,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一下就刻画出来了。还有一处对比,农村的手段找个人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而城里人一个电视播送就轻而易举的找到了,也可见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差距。 魏敏芝和张慧科都经历过了城市给予的白眼和帮助,从魏敏芝的角度出发。在三天内见证了冷眼相待的电视台咨询阿姨,饿得偷吃剩菜冷面,又体验到了被记者环绕包围,人们纷纷捐出物资的,这样的冷暖起伏,不知心里又会起什么变化。导演并没有把人物成长的变化明显展示出来,不过回去的车上魏敏芝明显是高兴找到了张慧科的。大概是农村孩子心思还是比较简单,你给了我糖果我就喜笑颜开,不会有什么“世态炎凉,不过如此”的牢骚。 究竟还少了些什么呢?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可不少影片中存在的问题也仍然存在只是换了个更“高级”的方式出现罢了。如,现在每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又均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