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评价他,就如他的剧本一般难。

时间:2022-07-02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艾司唑仑 点击:

  法哈蒂是我非常敬重的导演。

  但我不喜欢这部片子。

  我认为《一个英雄》是对《一次别离》的过度重复和模仿。

  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角色类型

  别离中纳德被动应对流产事件。

  英雄中拉希姆被动卷入“树典型”风波。

  人们都在被动应对危机,属于被动角色范畴。当然,此项符合法哈蒂描写社会小人物的视角。

  二.角色数量

  别离大致有:纳德,西敏,特尔梅,纳德父亲,保姆,保姆丈夫,保姆女儿。其余第三方有法官,家庭教师,楼上邻居等若干。

  英雄大致有:拉希姆,拉希姆女友,拉希姆儿子,拉希姆姐姐,拉希姆姐夫,债主,债主女儿。其余第三方有监狱长和监狱支部书记,狱友,慈善委员会主任,再就业政审领导,见义勇为司机大爷,金币主人等若干。

  都是7+N,或是7+N的变体。人物数量和功能都在法哈蒂式的可控范围内(两者基本一致,但英雄略多一些)。两者更大的区别在于:别离中每一个配角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生动的围绕在主角周围,却又不失性格,连本应符号化的法官都带着人性,他们在演“自己”。而英雄中每个配角都背负着某一种立场,甚至可以轻易的用好人和坏人把他们区分出来。在我的观感中,除了“好人”司机大爷,其他的各路牛鬼蛇神都稍显失真,因为他们被符号化和功能化了,喊口号的人常常会忘了自己。

  三.主题,矛盾类型,冲突的勾子

  都在讲小人物与国家的关系。用36种故事模型来看,都属于第五种:逃离冤罪。法哈蒂的本事在于他会融合两到三种故事模型于一体,这个后面再说。至少在表层事件中都属于逃离冤罪。别离中纳德面对保姆的索赔,英雄中拉希姆还债风波,两个故事的勾子都是钱。这三项基本划定了故事大体的事件,人物关系+时空背景+事件=戏剧情境。近似的人物关系,同样的背景,同类型事件,所以导致戏剧情境高度相似。

  四.关键信息隐藏

  这是法哈蒂擅用的关键信息隐藏术,隐藏的意义有:1增加悬念,2情节复杂化,3延宕高潮。这方面两部电影都做到了,但我想说别离用的好一些,因为,好的隐藏有两个前置条件需要满足:1隐藏的执行者需是一个角色,而非创作者或者剧中某方势力。2该角色有隐藏此事的动机。在别离中,保姆隐藏真相,并且是这样一个令人同情的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为了撑起这个家而去隐瞒,观众很难去责怪她的“欺骗行为”。更绝的是,这个隐藏还在结尾处回到故事主线,并被纳德利用,点燃了炸碎人们希望拼图的炸弹。绝!(至于纳德为何不在一开始就使出手按可兰经的杀招非要等到结尾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吧,就像手机屏幕上的挖孔一样。天才的逻辑也有漏洞,我相信法哈蒂在这一点上一定纠结过,也一定尽力了。)

  再说英雄,质疑拉希姆是设局者这个流言从何而来?是债主么?正常的一个债主为了让负债者还钱会把对方往死里踩?如果是这样,那我猜,法哈蒂导演可能没当过债主。何况,打人事件后债主还放他一马,老爷子够仁义了。唯一有动机的就剩狱友了,那么,面对这样的质问:

  一个心中笃定胸有成竹的正常人会怎么办?一定是直面手机,就事论事逐个击破。只有心虚的人才会曲线救国去找失主(失主那条线逻辑更有问题,此处不展开讨论了)。在这里法哈蒂犯了一个错误,他让人物(拉希姆)的选择不再忠于人物性格,而是服从了导演的那一盘大棋。更重要的是,狱友(关键信息的这条故事支线的核心)并没有在故事的终点回到主线上,因为,他只是个工具人,他不配。别离中关于流产的矛盾从头怼到尾,英雄呢,结尾的焦点已经转到拉希姆儿子的尊严上去了,父子关系突然就抢走了流言的风头。至此,隐藏信息这条线已经烂尾了。

  如果我们分析一次别离的成功,会发现一条规律:关键信息需要赋予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可以和主角组成最重要或者次重要的人物关系,角色要有隐藏该信息的动机,并最终作用于故事高潮。

  五.《套娃》故事结构

  法哈蒂的故事非常复杂,分析难度极大。但是,这世上所有的故事本质上都是三幕剧,其他都是三幕剧的变体(根据每个故事特有的气质,将第二幕进行拆分)。那么我们试着用三幕剧的结构来剖析《一次别离》,会得出一个图表(抱歉我电脑用的不熟练):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把《一次别离》分解成三层叙事,每一层都是一个完整的三幕剧独立体。然后,我们可以发现,1号三幕剧向下恰好是2号三幕剧的第二幕。整个2号三幕剧又成为下一层的第二幕。这种类似于套娃的结构,如果你愿意,你的人物关系够多够复杂,你可以一直套下去。分层的逻辑一定要从重要的人物关系出发,而且是越往下越重要,你不能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来套一层。我个人觉得120分钟的电影里,三层结构已经是极限了,并不是说多就好,大部分优秀的电影只讲一件事。而年轻创作者往往就栽在“深度”这个坑里了,恨不得第一部电影就把宇宙讲明白。那么,法哈蒂的故事搞的这么复杂为什么还好看?

  答案在这里:

  我们都知道,艺术的终极追求是“简“,全世界的电影大师绝大多数走的都是毕加索的路子,越老越妖,一根线一头牛,看不懂是你的事儿。那么,法哈蒂为何南辕北辙越拍越复杂?首先,我认为任何形式的南辕北辙只要做到极致,都会产生新的艺术效果,甚至达到另一纬度的“简”。其次,他的招牌不是字面意思这么简单,上面那篇文章只提到“复杂性”三个字,其实我认为,可分两个层次解读,第一是叙事复杂性,第二是情感复杂性。达到叙事复杂性类似于织毛衣,相对有逻辑。而达到情感复杂性则难很多,类似于在黑箱中拼图,也是最重要。复杂的动作必然依靠复杂的情感,没有人物的情感打底,人物的行动就是无源之水,表层的复杂性就是花拳绣腿(例如某些靠音效支撑的国际网红大导演,不说了,怕挨骂)。

  换句话说,你看到《一次别离》这么复杂的故事,还不厌烦,是因为每个角色都够生动,都有情感,他们充沛的情感纠葛恰好在一个平衡状态上,使角色相互角力,织绘出情感的复杂性。这是法哈蒂高超的技法和天才的创造力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我们只能来试着分解一下他的复杂,尽量找出其中的规律来。

  看看他在三层三幕剧的每一层分别在讲什么?

  第一层叙事,纳德面临法律的惩戒,他需要证明他是无辜的,求生存。这一层是最容易外化的矛盾,类型片惯用元素。同时能带到当下的伊朗社会背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