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之前是报了非常大的希望的,看完之后说不上失望却也没有特别大的满足。
影片的海报真的美,“Twenty years. Two people”的导语也给人无限想象,安妮海瑟薇和吉姆斯特吉斯互相拥抱在画面中央,整体的蓝色调中使用了偏黄色的暖色背景,与影片忧郁的爱情故事十分契合。是一个大加分项。 从影片的叙事结构上来看,原著这个“#1 best-seller”确有其过人之处,每年一天的叙事非常有想象力,是一个非常美也考验作者功力的结构。电影化改编也非常考验导演的叙事功底。总体来上来说,电影叙事部分无功无过,算是讲清楚了一个故事,影片尾部的时空交错叙事处理的也挺清楚。唯一可挑的点在于在我们完整体验了整个故事之后突然闪回第一年的一些记忆,什么爬山决定继续昨天没完成的事被父母打断最后交换电话之类的,多少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不交代我们不是也看下来了不是吗? 从故事本身来说,我并没有被打动,从三方面来说: 首先是Emma的死,这可能是妥协于篇幅的一个无奈之举。有人说如果Emma不死,就没有冲突了,后面的故事就归于平淡了。但我觉得归于平淡不代表没冲突东西可写,这方面可以参考《Before Midnight》。作者这方面回避了现实,选择一种童话般的写法制造下一个冲突,可以理解但我不喜欢。车祸发生的场景铺垫也过长,从镜头给到骑车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要发生车祸了,没有制造出车祸的突然性。这造成电影上最重要的尾巴部分,无论是从剧情上还是从拍摄上都令人不太满意。 其次是两人在一起这个事情,有人告诉我希望电影停止在两人在莱茵河畔相拥的那一刻。我可能更加残忍一些,我希望电影停止在Emma和她的爱尔兰裔French-style Jazz Pianist男友相拥,然后Dex默默回头走开的那一瞬间,这才是真实生活中更可能发生的。小说和电影妥协于市场选择了一个起落起的HE,在我这不是个减分项但也失去了剧情上的加分。 最后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叙事线索,也即两个人的感情线的开始,整体来说在现在这个年纪的我看来多少有些拧巴。我也不是不相信Soulmate的故事,《Before Sunset》至今仍然在我前十片单中。但这部电影完全没体现出两人Soulmate的契机,就,毕业典礼看上了带回家然后耽搁太久没搞成然后睡了个素觉就Soulmate了?然后就能一直保持联系遇到事第一个想到对方?过于童话,我不理解,多少展示一点交流的过程好不好!你哪怕多花个一年的篇幅来一个《Before Sunrise》式样的对话我都可以理解,你搞个搬家想说什么?此外,Emma在人设上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女性,在电影中我无法看到她在最初的crush后对一个空洞的灵魂,除了有钱和帅一无是处的男人保持数十年不变兴趣的任何动机。现在这个电影我真的无法共情。就好像导演默认了所有观众都会很自然地接受荧幕上所发生的一切,被那些煽情情节感动,而忽视银幕上角色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动因一样。 从演员演绎来说,莱茵河畔短发墨镜的安妮海瑟薇yyds!吉姆斯特吉斯的演绎也挺不错,这俩男女主绝对是加分项。 总结,一个电影童话故事。众所周知,看童话是不需要带脑子的,建议看这部影片的观众都放下严谨的思考,带着轻松一些的心态去看,你也许会觉得他还不错。以及如果你相信Soulmate,不妨去看看爱在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