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伙比她小两三岁,长得俊朗,身高也符合要求。唯一不好的一点是小伙家比她家还要穷,小伙所在的村里连马路都没有,去买个东西除了得走一长段的田埂路不算还得翻山越岭地才能到集市。为这事,她的父母说什么也不答应她们的婚事,她父亲甚至还指着她的鼻子气呼呼地吼出“如果你要嫁她,那以后就别回娘家”这样的话。可是即便这样,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出嫁了,一口刷着红漆的老旧大箱子是她唯一的嫁妆,她出嫁的那天天气很好,虽然没有任何的排场,没有酒席,但是她还是很开心,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出嫁前总觉得,以前的生活是身不由己的,结婚以后的生活一定得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可是结了婚之后,却更多的无奈了。 夫家是那种比较传统的旧式家庭,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座瓦房里,她丈夫一共有六个兄弟姐妹,三个姐姐都出嫁了,唯一的一个妹妹也长年在外打工,家里除了公公婆婆之外,就剩一个哥哥。哥哥在四年前娶了个嫂子,那个嫂子似乎总是看她不顺眼,兄嫂俩总是千方百计地欺负她俩。 由于公公婆婆一直很宠爱大儿子,所以她难免会受到很多委屈,但是她不得不一一受着,因为她是一个很看重孝道的媳妇。于是,当嫂子嫌农活多就偷懒整天躺在房中休息的时候她每天都得上山砍柴背柴日复一日累到半死;嫂子怀孕期会嫌弃每天吃炖猪脚太腻,而当她在怀孕期连多往自己的碗里加一滴菜油都会被公公婆婆教训浪费。她很伤心,看向丈夫希望丈夫能出言调解一下或者是安慰一下她也好,可是丈夫的话却令她更加伤心,她懦弱的丈夫永远是站在父母的立场,垂眼说她:就少吃点油不就行了,就你多事。 她没有反驳说嫂子怀孕的时候吃的都是猪蹄,没有说隔壁谁家媳妇怀孕的时候有鸡汤喝,也没有说谁家儿媳妇一直被公公婆婆宠着不用干活,她只是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吃着没有一点油水的青菜汤泡饭。她知道,路是她选择的,再怎么苦再怎么艰难也得过下去。即便她怀孕的时候甚至还要下田挑担上山砍柴,大着个肚子步履蹒跚,有时候肚子疼起来倒在野外都不会有人发现。 她还得帮带嫂子的大儿子,要哄着护着,不能摔着碰着,当她有了自己的孩子时,她就等于在拉扯两个孩子。她生了一个女儿,女儿瘦不拉几的,是村里所出生的孩子当中体重最轻的。 那个年代的农村没有人去关注什么预产期,直到分娩的前一天晚上,她在半夜里疼醒过来,惊觉是快要分娩,推醒尚在睡梦中的丈夫让他去乡里找接生婆,可是丈夫却因为嫌冷而不肯挪动脚步。 最后,是她心急着看孙子的公公打着老式的银色铁皮手电筒去隔壁村找的接生婆。然而在得知她所生的是女儿之后,公公用力在门外恨恨叹了一口气,说,唉!竟是一个背猪菜筐的!语气重得连房中的她都能听见。 可是她抱着那个孩子的手在微微打颤,她轻轻抱着那个瘦不拉几的女儿,像是抱着全世界,那样小心翼翼,那样珍贵。 那时正值初春,天气还很寒冷,她看着怀中的女儿,却会觉得自己的心在发烫。 有孩子以前,她觉得再怎么样的苦都能忍受,可是有了孩子以后,她却不愿孩子跟她一起受苦了。之前任她怎么忍受,兄嫂的欺负都只增不减,所以之后,她就再不愿忍了,于是,就在女儿已经会活蹦乱跳的时候,她向公公婆婆提出了分家的请求。 哥哥嫂子没什么意见,公公婆婆自然也就没什么意见,于是从那开始,一家人分成了三家人,虽然还是住在一座房子里,但是两兄弟各自砌了自己的厨房,各自开火分开吃饭了。 所谓分家,只是平日少了接触,家里一贫如洗,也没什么可分的东西,分家分家,只是把那几块贫瘠的田地分了分,也只是哥嫂将之前共用的收音机、长椅和烧火所用的那把火夹子占为己有的过程罢了。她跟丈夫什么好东西都没有分到,她什么都没打算拿,她只是想要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而已。 她女儿从来不知道奶粉是什么味道的,因为她那时候穷到没钱给孩子买奶粉喝。她一直在很认真地劳作,很认真地生活,她一直坚信,自己的生活一定会变好的。 索性,在她的小女儿出生的时候,她已经能让小女儿喝上奶粉了。 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小女儿。原本她还想生一个孩子,因为她总想着生个男孩出来,不想让公公婆婆瞧不起。但是她所在那个年代计划生育口号的提出,计生局的人抓的紧,她就没再继续要孩子——这也成为了她至今的遗憾。她一直觉得,家里人多才热闹,有兄弟姐妹一起玩闹才开心,就像多年前的她跟她的兄弟姐妹一样,有什么困难还可以互相商量,互相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