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处方(第十五节)(4)
时间:2022-12-0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毕淑敏 点击:
次
想不到你外紧内松,谢谢啦。我一天呆在院里闲得无聊,你赶快给我带来啊。沈若鱼高兴地说。
往哪儿给你带?要不是守株待兔等来了这个电话,上下求索,也找不到你。先生牢骚满腹。
简方宁虽然只听到了沈若鱼的话,内容也推断差不多。示意沈若鱼把话筒给她,说,就把东西带到我家吧。我是简方宁,地址是……若鱼在我这里,你就放心吧。
先生道,我就把若鱼托付给你了。
放下电话,简方宁说,你先生跟临终嘱咐似的。
沈若鱼不好意思,忙转移话题说,我听吸毒的人讲,刚接触毒品,美妙极了,犹如天堂。不知那到底是一钟怎样的感觉?
简方宁说,我说不清。
沈若鱼说,连这个都不知道,还称什么专家!
简方宁驳道,航天飞机制造者,并没有坐在“挑战者”号里凌空爆炸,他们就没有资格研究太空了?
沈若鱼说,一大一小,可比性不足。你若身感神受,也许会更权威。
简方宁说,只怕我没在医学上有什么建树,先成了人所不齿的大烟鬼。
沈若鱼说,那么危险?仅一次,又能若何?你不曾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变革梨子吗?
简方宁上下打量着她,说,若鱼,不是我吓唬你,你这种性格,若是个普通人,很可能就吸了毒。很多人不曾吸毒,并不是因为洁身自好,只是在他一生,从来没机会接触毒品。如果万事俱备,难免不误入歧途。
沈若鱼说,危言耸听。
简方宁说,可惜世上的规律,往往是一伙残暴的事实,扼杀一个美丽的想象。
沈若鱼说,请详细讲。
简方宁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沈若鱼说,到处都是故事。
简方宁说,故事只是一种习惯称呼,这是真事。一个很有才华的医生,以前在学术会议上初见他,风流倜傥侃侃而谈,颇有傲视群雄的意思。戒毒是中国新兴学科,容易出成果。有时候,某一个人的脚步到什么地方,就意味着这门科学走到什么地方。在东方人种中,大规模地研究探索戒毒的规律,是一项创举。他说过,有一天,谁若攻克了戒毒,不但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还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因为毒品引发的战争太多了。
7气
他决心干出名堂,想到了神农尝百草。既然我们的祖先可以以身试药,今天的医生,为什么不能以身试毒?他没宣布他的计划,要是有人捷足先登,第一个品尝螃蟹的人就不是他了。一切都是秘密的,深夜开始实验。他在记录本的扉页上写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我自愿地为了人类的彻底幸福,做一个窃得火种的人,哪怕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焚为灰烬。
他开始吸毒,手法很不熟练。吸毒也要有一套技巧,才能让最少的毒品,发挥最大的效力。他只是道听途说,一切暗中摸索。幸好,也不是什么高难动作,他自学成才了。
某时某刻,他写到:开始点燃。吸入海洛因烟雾,恶心、头昏、全身无力、思睡。注意力不集中,视物不清。伴有呕吐……
沈若鱼打断说,哎,不对啊,我听庄羽说,不是这种感受。
简方宁说,鸦片是千面妖魔,每个人开始的反应,都不一样。根据美国的统计,一生当中至少吸食过一次毒品的人,大约有7200万人。但最后成为瘾君子的,不过1200多万。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沈若鱼道,说明很多人尝试一次之后,再也不吸了。
对啊。这样说,好像鼓励大家可以试一试毒品,罪过大了。但我觉得,科学态度最重要。确有许多人,吸了一次毒品之后,再也不肯染指。也未必就是他们的觉悟有多高,毅力有多强,只是毒品没有给他们以想象中的快乐。他们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以后,就此洗手不于了。
沈若鱼说,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这样大?
简方宁说,这正是一个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极为要害的问题。也许,它将带来戒毒理论和实践划时代的革命。
沈若鱼说,先甭管以后的事。那医生怎么样了?
简方宁说,看来医生的生理结构,属于对毒品不是第一次就上瘾的那种人。要是普通人,就此拉倒了。但他有敬业精神,忍受着毒品带来的严重不适,接着实验下去。
第二天,他又开始了重复的操作。这回,熟练些了。点燃……吸入……他随之记录着,某时某刻,无特殊不适,但也无明显欣快感……如果此刻停止危险的探索,还来得及。但年轻医生是固执勇敢的人,敏感地意识到,他的身体,已经同毒品达成了某种妥协,证据是他不再那么难受了。只要坚持下去,也许有质的变化,希望就在前面,成功在招手。第三天,他轻车熟路。事情果然按照预料发展,他的笔急速地在纸上移动:某时某刻,吸入……全身发红,皮肤有一种奇异的痒感,约30秒钟后消失,伴以温暖的松弛状态,烦恼忧虑一扫而空,血液中燃起一种微妙的火焰,可以毫无倦意地从事重度长久持续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自感有用不完的劲。强烈的优越感……大约4小时后,渐渐消失……在第四天的记录里,他写着,我的大脑,接受到众多模糊而色彩鲜明的信号,热烈而欣快。视觉变形,看到诺贝尔奖章自天而降,是巨大的海星形状,放射金色火焰,万丈霞光波涛起伏……有怪兽出没,鲸鱼在打滚,我已是金刚不坏之体……第五次的记录只有两个字:成仙……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