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好片能在影院重映,实在是大快人心。虽然几年前就已经在网上看过一遍,然而昨天在影院重温,还是热泪盈眶,这或许就是在影院观影的魅力吧——像是做了一场梦,又像是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一番。又是叹服,又是惋惜,又是感动,然而这次看,却又不止于感动。
一般人看《放牛班的春天》,关注的是马修作为教师身份的善良和爱,而我更愿将其视为拥有职业智慧和人生勇气的不遇之才。人们往往会称赞马修对学生的无限包容和无限耐心,这样的品质也在大学教科书、市场畅销书中出现了无数次——简言之,爱。然而爱是需要智慧来支撑的,没有理智作为源泉的爱是无效甚至愚蠢的。可从来没有教科书教人怎么去爱,这也是诸多师范生自以为具备爱的能力,进入中小学却被现实残酷打击的原因。当你面对一群幼稚、贪玩甚至个人主义至上的学生,你要怎么爱?马修的示范是:先明确规则,再建立信任。这么做的目的是树立自己的威信。来看看马修第一次进班做了些什么吧。 虽然在开玩笑,但却在明确课堂规则。教他们遵守规则是带好“放牛班”的第一步,尽管这很难,况且行为习惯绝非三五天就能快速养成。拿下烟头的后一秒,马修老师就不慎摔跤,手提包掉落,随后被学生们疯抢。吵闹声很快引来了校长,而面对校长的质问,马修老师却又没有遵守“有事必上报”的规则。 当校长再次质问是否要处罚学生,他又这么说: 这让所有的学生都惊讶万分,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老师的日常工作就是处罚自己——池塘之底的所有学生几乎都被关过禁闭,各种娱乐活动动不动就会被取消,与其说他们是学生,不如说是罪犯。可新来的马修竟然“包庇罪犯”,这些“邪恶”的孩子很是疑惑。第一遍看时我也困惑,最终我只能将原因归结于马修的——爱。然而现在我明白,这是智慧。 当人们将马修和校长分为两类人时——前者充满理想和爱而后者世俗猥琐,需要注意将放牛班和谁归为一体。领导并不直接管理学生,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是老师,亲自教学以至教育的,是老师。校长只知责骂和拳打脚踢,这是管教,管教的对象是敌人。而教育是感化,感化的对象是未成年人。感化的前提是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对方愿意被你感化。如果直接把抢了手提包的学生交给校长处理,其他所有学生都会把马修当敌人——和这所学校里的其他任意一个老师一样,放牛班也不会有春天。马修并非无原则地袒护自己的学生,他只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宽容处理,而在责问用恶作剧弄伤校工的事情上,他并未迟疑。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争取学生信任,还是惩处学生,马修都是在证明自己有管理的能力。他和校长的对峙,从这里就开始了。若是把学生交派给校长,若是就此放过闹事的学生,那岂不是向学生证明自己无能?想想自己工作的心酸史,那无数次进入班级的魁梧身影,无数次进入班级的惊天咆哮……我终于知道为何那人“操作”完后,站在学生面前的我总是浑身不自在了。 类似的情况在影片中还有出现,仅举这一例,为的是证明:爱的根基,是智慧。想要有所成就,想给放牛班带来春天,光有智慧或许还不够,要有勇气,刚柔并济才能有所成就。我们总以为爱是温柔的,却不曾想过马修老师有多么地坚韧。这么一个“臭名昭著”的班级,马修老师是带着理想和激情进来的吗?且看他和学生见面前的一系列动作,请务必注意这些细节。 望着,愣了攥紧拳头听见吵闹声,止步了日常生活里,哪个老师走进班级要做如此一番心理建设?虽然紧张不安,心生畏惧,最终仍泰然自若地走进班级。这不禁让人感慨前面分析到的马修老师的所作所为,竟是强作镇定的表现。然而有勇气走进这样的班级,这是第一步啊。千里之行,当真是始于足下。如果当初胆怯了,后退了,遇到蒙丹这个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时,他只会一退再退,最终惨败。 蒙丹抽烟、撒谎成性、捅过人,别说是蒙丹了,曾经遇到个爱摆臭脸、人缘极差的学生,我就望而却步了。可马修老师却能说出这番话,这般勇气实在让人敬佩。最后一幕,马修答应了佩皮诺,带上他飘荡江湖,这又何尝不是勇气? 有智慧,有勇气,如果还要加上一样,那我想是对音乐的爱吧。否则我难以理解一个身陷井隅之人何以始终心向璀璨。音乐着实能教化人,没错,马修所教正好是音乐。我不相信数学、物理能让这些孩子飞出留有赠言的纸飞机。爱是通过音乐传递的,音乐的教化功用绝不是梦——尽管这部影片像极了梦。 好啦,写完了,我也该努力寻找自己将要追求一生、热爱一生的东西了。我需要再豁的出去一点,哪怕只是更加勇敢那么一丁点儿。而智慧,就交给时间去成就阅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