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自我认知心理——我为什么没有遇见更好的自己(6)

时间:2022-12-2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鹏华 点击:


    6.我是怎么变成“老好人”的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对朋友有求必应,对领导有问必答。当你需要帮忙时,他们总会说:“好的,没问题。”在商量问题时,他们也总爱说:“我没意见,就按你说的来吧。”有时,即使需要他们的建议,得到的回答也都是:“我觉得挺好啊!”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为了别人心中没脾气、没意见的“老好人”。其实,这种看似谦和、低调的处事方式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与信任,甚至会吃力不讨好。

    ——心理秘密

    很多“老好人”追求的只是表面上大家一团和气,面对别人的要求都会去做,哪怕心里恨得咬牙切齿、万分不情愿。这样的好人,其实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去取悦别人。很多“老好人”都很分裂,看上去风平浪静,实际内心有着很大的冲突,这也是一种神经症的表现。在国外,这种行为会被称为“好人综合征”或者“友善病”“取悦症”。大部分“老好人”把对别人的好当成了一种习惯,对拒绝有着恐惧和焦虑,不知如何开口,但是这种过分取悦他人的行为,通常会让自己和身边的家人痛苦不堪,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老好人”的形成大部分源于成长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或性格使然——自卑的人通常会习惯性地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有的“老好人”是受着“圆滑处世”“不得罪人”的生存环境以及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老郑就是大家伙嘴里常说的“老好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甭管是谁让他帮个忙,大事小情的,他都会笑呵呵地满口答应下来,认识他的人没有不夸他好的。但是,他们在夸老郑的时候,尽管表面上老郑也在笑着附和,其实心里觉得他们都特别可恶。有时候老郑也想拒绝,可是又希望能够混得个好人缘。

    有一次,同事让老郑帮忙加班,那天老郑自己也有事情,就委婉地拒绝了他,但是,老郑永远都忘不了同事眼中流露出的“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轻视,后来老郑看到他都会躲着走,好像觉得亏欠了他什么一样。从那以后,老郑基本上就不会再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了,因为他真的受不了别人用那样的眼光看他。有一次,一个朋友向老郑借了两千元钱,这数目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可过了很久,这个朋友也没还。老郑不止一次想提醒他,但鼓了好几次勇气,都没有张开嘴,就是怕一开口就失去了这个朋友。最终,这笔钱也不了了之。老郑想,他可能是真的忘了,但是,每次看到他,老郑的心里都会想起他欠钱的事情,只能暗暗不爽。后来,老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压抑,尽管把周围的人都“伺候”得很好,但是一阵阵地就会觉得胸口发闷,透不过气来,人也越来越郁闷。有好多次,老郑都想着把所有伤害他、占他便宜的人狠狠揍一顿,一想到这样的画面,他就觉得很爽。

    其实,老郑做“老好人”的原因主要是心理的自卑,害怕自己的拒绝引来别人的看不起,类似的情况聚积已久,以致演变成了一种病症,这也是他内心的愤怒到达极点的表现。他不会拒绝,借出去的东西不会主动往回索取,多年来他一直都是这种与人交往的模式,牺牲了自己的意愿去取悦别人。

    我们说,当一个人的需要和利益长期达不到平衡状态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愤怒,这种愤怒一旦爆发,就无法具体到针对某一个人去宣泄,有可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控制不住自己去伤害任何人。

    心理学家发现,比起不会拒绝别人要求的“老好人”,那些能够合理拒绝别人的人更容易获得尊重和重视,从而也更容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好人”是因为害怕拒绝别人而遭到白眼或非议,所以才委曲求全。但如果一味迎合、取悦他人,未必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理解,还容易让别人看轻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平等与互动,如果一味应付、顺从、没有主见,别人与之交流就会感到乏味、无趣,久而久之,话就越来越少。这种心态对人际关系是很不利的。此外,无论是上下级还是朋友间,信任源于思想与建议的碰撞,当“老好人”逃避话题、隐藏自身想法时,也在无形中给他人带来了压力。这种“好”实质上是对拒绝、冲突、批评等消极情感的畏惧,为避免他人敌意而刻意逃避的自卑行为。如果任由此发展,会对自身人际关系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导致抑郁、焦虑。而如果能够合理地拒绝别人,却能很好地保持内心天平的平衡,而且能带给别人有主见、讲原则的印象,这对人际关系反倒是一种促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