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癖心理——你能理解我的小爱好吗(2)
时间:2022-12-2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鹏华 点击:
次
南方某城市有一位富商,在繁华的闹市区开了几家超市,他的妻子经常穿着高级时装,手提鳄鱼皮包,进入超市转悠,趁员工们不注意,偷窃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物品,比如一包餐巾纸,一只打火机,一个发卡,一只烟灰缸,一瓶廉价香水等。一开始,超市员工们发现后不敢声张,但老板夫人不断地来偷窃,所有的损失都要算在他们的账上,日积月累,也是有数可算的,很婉转地告诉了老板。老板对夫人的不良行为并不惊异,只是说夫人有点精神问题,她到超市偷东西你们千万不要阻拦,也不要揭穿她,让她丢脸。每次她进入超市,你们都派个人悄悄跟着,将她偷窃的物品做个记录,年底结账时由超市负责结账。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富商的夫人怪异之举并不应被单纯地归咎为品质道德低下,其实是心理障碍的一种外在的表现。也就是典型的“偷窃癖”。富商的夫人并不缺少物质上的条件,她之所以偷窃,完全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出于内心的冲动而产生的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偷窃成瘾的女人,大多数是婚姻恋爱不顺利,或者遭到爱人的抛弃,被丈夫冷落,因此想要通过带有刺激性的偷窃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压抑的心理,寻求一种不正常的刺激和满足的快感。一旦偷窃成功,偷窃者就会获得难以得到的满足和快感,等到快感消失,又会再次偷窃。对于这样心理的人,道德教育和惩罚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一旦她们重新获得爱人的关注和体贴,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大多会不药而愈。
实际上,“偷窃癖”的患者除了强迫性的偷窃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异常行为,智力非常正常,甚至很多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人,如果不能够通过治疗把他们拉回正常人的行列,他们可能会前途尽毁,因此对于这样的人,治疗是非常迫切的。
【心理·经典解析】
心理学家认为,要彻底治愈“偷窃癖”,找到“替代”他们内心缺失的东西要比“阻断”行为更重要,帮助偷窃成瘾患者找到其他能让他们内心感到快乐、充实的方式,改变他们空虚、抑郁的内心现实,他们就不需要借助不良手段来获得快感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多给他们一些关注与关爱,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而非忽视、冷落甚至虐待。在温暖的环境中,他们才能逐渐改变不良的习惯,重回正常的家庭生活。
3.喜欢穿异性的衣服是一种什么爱好
异装癖又称异性装扮癖,是指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兴奋的一种性变态形式。这种性变态患者以男性居多。在现代社会,异装癖被定义成一种心理疾病。这种异装癖不同于异装行为。
——心理秘密
一个打扮整洁、留披肩发的人走进了一家心理诊门诊。刚开始,医生还以为是位女士,因为他穿的衣服也是女式的,可他一开口说话,医生才知道他是男性。他到心理门诊来的原因就是自己无法摆脱异性服饰的诱惑。他说,他只要穿上异性服装,就感到心情特别好,有时还会有性兴奋,而且一看见异性服饰就有一种要穿上的冲动。原来他患了异装癖。
现如今的异装行为不在少数,比如那些喜欢cosplay的人,对于喜欢角色的塑造,通常会跨越性别的局限。在中国的京剧中,也有不少男扮女装的行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行为。但是异装癖不同于异装行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异装癖的条件就是,当他主动穿上异装时,是否有性兴奋的情绪出现。
异装癖的形成有家庭原因。患者在幼年时受到家庭影响,如父母本想要个女孩儿,却偏偏生了个男孩,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憾,便把孩子打扮成异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抚。此外,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这种行为的形成。有的患者对两***有一种惧怕的心理,因此不少患者在不穿异性服装的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障碍,而穿了异性服装则不发生性功能障碍。这大概是异性装扮解除了患者潜意识中对性活动的忧虑。
实际上,异装癖在现实生活中的危害并不大,顶多就是伤害了我们的价值观。异装癖对于人们影响较大的部分并不是社会,而是个人家庭。试想,一个妻子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丈夫偷穿自己的内衣,相信一定是难以接受的。在妻子的脑海里,第一个念头一定是:“天啊,我的丈夫是个变态!”如果他们还有孩子,那么情况就更糟糕了,因为丈夫在家庭角色中还扮演者父亲的角色,但是内心却喜欢以穿女装为乐,这对于妻子和孩子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打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