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现声明,我不喜欢《一寸相思》的小说,也很不喜欢电视剧里的男主,对朝堂戏也比较排斥,所以介意的人一定慎入!!!】
开头先谈一下我对剧名的看法吧,《一寸相思》的命名方式有点像《倚天屠龙记》《孔雀翎》什么的,不过贯穿全剧的效果没有那么好。其实我挺喜欢这剧的命名方式的,关键是怎么才能让一寸相思的作用突出一些!看前半段的时候我真的是想不通这个剧为什么要叫一寸相思,直到出现那句“一寸相思万念灰”,女一男四在万念古道对练万念刀法的时候才看出来那么点意思,但这样到底是该叫一寸相思还是万念灰呢?好像这段是万念灰更重要一些呢。然后就是快结局的时候有两处设计的不错,一是男主的台词,“为什么你我之间总隔着一寸相思?”,台词写的很棒,但问题是为什么你心里没数吗?你坑女主太多了!二是大殿上女主用一寸相思救男主,这个设计真的是很赞,终于有一次一寸相思名不虚传的感觉!但问题是,朝堂戏实在太过违和,是这剧最大的败笔,真是把剧情改和谐了,还用得上一寸相思吗? 顺道推荐一下这部剧的片头曲,没想到宋词改的歌这么好听,还有《泪痕剑》里司马光的西江月也非常好听。 下面谈剧情。 《一寸相思》是20年的时候差不多跟《侠探简不知》同时知道的好评网剧,不过因为题材,当年只看了《侠探简不知》。《侠探简不知》是古龙风很到位的武侠推理,算是20年发现的一个惊喜,成为继央视的《流星蝴蝶剑》和《陆小凤传奇》之后,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之一。《一寸相思》是类似《琅琊榜》(还是因为题材,我没看过琅琊榜,这个判断依据我一个非常喜欢琅琊榜的朋友的安利)的权谋剧,个人感觉这个剧拍的很不错,服饰精美,场景好看,看得出来还是有点成本的,从制作方面可以说是远好于《侠探简不知》(当然,《侠探简不知》审美也很在线,只是明显缺钱)的。我的评价可能会带有一定的题材滤镜,优缺点兼谈吧。 我们先谈优点吧。这个剧的全部优点基本上都来自于江湖戏,如果删掉朝堂支线,我对这部剧的评价肯定会更高,毕竟近年来改编武侠经典的武侠剧都不一定有这种感觉了。 首先,在人物塑造方面,我很佩服编剧能把一个比较具有言情特点的小说改编成武侠群像。小说我没看下去,因为感觉所有人物的存在都像是在衬托男女主。小说花大力气去塑造男主这种因聪明有地位有手段而掌杀伐大权的形象,这种形象比较常见,如果不出彩,很难有深刻印象(也许这个类型里比较出彩的,赵敏是?),其他人的形象基本都不是主力刻画的,以衬托作用和推动剧情为主。电视剧里形象鲜明的文思渊、沈曼青、殷长歌其实都是原创角色了,尤其小说里文思渊真是一言难尽。 电视剧里的沈曼青、殷长歌可以说是非常典型且优秀的武侠人物,这种形象已经非常少见了,因为现在要找一个合格的武侠人物真的好难。徐岱的《侠士道》对“侠”的界定——体制之外捍卫个体尊严——可以说是判断武侠剧/小说的核心内涵。首先,必须体制之外,并且他们的目的是个体尊严。《一寸相思》所有江湖人对体制之外守的还是很严的(看看文思渊为了武林放下了多大的仇恨,看看沈曼青为了招安纠结了多久),而捍卫个体尊严这一点,因为年代和观念的转变,做的甚至比早期的武侠小说还要好,还要符合现代人的观念。早期武侠小说多少都会给人一种师门和辈分观念过于强烈压抑的感觉,而沈曼青和殷长歌表现的则是重师门荣誉而无迂腐之感,在行事交友上有自己的判断,尤其是殷长歌在价值观与师门发生冲突的时候表现的坚定而不拘泥,沈曼青在个人自由与师命产生矛盾时的坚持,都是把师恩和个人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好的。另一个方向也是一样,金虚真人对沈曼青和殷长歌的培养(当然,排除他阴谋利用的部分)也少了很多封建家长的色彩,对他们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侠士也是有积极作用的。这造就了沈曼青和殷长歌的共同特点:精英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坚持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且重情义,有责任,有担当(当然,还有单纯好利用)。而他们区别也是鲜明的,殷长歌思想简单,行事冲动,沈曼青心思细腻,行事谨慎。这样的性格设定非常符合他们的身份,相同底色是由同一师门造成的,而不同点又是个性差异的体现。 再说文思渊,他的性格并不像沈曼青、殷长歌这样典型的武侠精英,但却更复杂,也是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蒙冤十年,忍辱负重,明察暗访以寻昭雪之机,这样的人设往往是承受压力比较多的,往往比较容易选择隐忍和伪装,但文思渊的隐忍是有限的,他的风趣轻松与玩世不恭也并非出于伪装。大概冤案发生以前,他也是个风趣轻松的人,兄弟死难,含冤不白让他肩负了沉重的任务,却并没有消磨掉他曾经的性格。直到最后他沉冤昭雪,但失去宗主地位,身无分文,一贫如洗(他所谓的)的时候,也依然保持着让人愉快的云淡风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