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阅万象(3)
时间:2023-02-2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谢丽 点击:
次
书中的文字,以一种低调的嘶哑弥散开来。扉页上赫然是洪晃惊人的台词:“我有过无数个男人,可从未有好的***,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你说你这把钥匙开我这把锁,可我看到你只有一个感觉——松软。”这样的语言以洪晃的语气说出,从她这样顽童式的语气里说出,让读者觉得悠然自得,平添了几分好玩的味道。而刘索拉与宁瀛则有着几分较真的劲头。
总之,这本书是很有意思的,给我们讲述了生活背后的生活。身为现代女性,她们觉醒了,“嘀咕”着要“动一动”。其实,这何尝不是所有女同胞的想法呢?
你活着必须要有同类
——读刘索拉散文随笔《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
“活着”,真是个消极的词语,剥离了任何精彩的瞬间和萌动的过程,将生活的意义简单地解析为“生存”,原本有滋有味的人生被挤压得如此干燥而缺少水分。然而,刘索拉的“活着”就颠覆了“活着”最传统、最本真的意义,在延续生命的时间隧道里,她显然比我们都高明了许多——她着意于延续生命的激情。于是,我们看到了在这个“亚主流”之下的暗道里,活着也能有可观的丰富与多元。
一只五棱的水晶,内里一定是单一的,但在阳光下也能折射出别样的美丽。然而,生活却总是太过具体和琐碎,我们比夏威夷海岸以及很多国家的人们更需要足够的激情来润湿我们的生命。不然,我们会像鱼儿一样焦渴而死。一条鱼在海里“盲游”,它看不见别的鱼的影子,不知道它能如何惬意地摆动?总有一天,它会懈怠的,会丧失游动的激情。鱼是需要同类的,人类也是需要同类的。很多人渴望遨游世界的生活;很多人渴望像吉卜赛人一样四处流浪;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渴望与密友大摆龙门阵,这其实都是我们寻觅同类的方法。我们在寻觅,刘索拉也在寻觅。
从出生地到北京,从曼哈顿到柏林,刘索拉恣意的笔触牵动着我的视线,游走了大半个地球的现代群落。这里有许多大城市,居住或隐居着不少艺术家、音乐家或作家,他们在这里完成着很重要的作品。或许是有过游走的灵魂,或许是有过在文学和音乐里涤荡的身心,城市与城市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自然地在她心中流淌,在她的笔下也总能轻松而随意地呈现。给自己一个疯狂的夜晚,从爵士舞跳到迪斯科,浮华都市背后的纵情狂欢,是富余体力和精力的宣泄,是“支流亚文化”——在主流文化价值里的知识分子难免会好奇地发问:这些还没熟透的“青柿子”是怎样把整个都市的夜晚搞得如此蠢蠢欲动,松动得如一块沙糕?刘索拉在文中还选配了几幅照片,在人头攒动的广场上,一位舞者定格在镁光灯下。作者是敏锐的,带着尖锐的个性,触摸着自己和同类。
通常是个性成就思考,妥协远离了激昂,生活永远向着大而统的方向靠拢。今天,我们都还年轻,也许在某天的不经意间,我们会变成散发着蔫气的“熟柿子”,带着一脸尘世的沧桑,却看不见来的方向和去的方向。年轻需要有一路同行的伙伴。很多人都在探索,刘索拉也在寻觅。阅读下去,不久我就明白,在这样的“支流亚文化”群落里,刘索拉最容易找到她的同类和年轻的影子,年轻意味着创造和走自己的路,在渴望和狂热中,心不易冷却。因此,在作者的感受里,我们知道了,曼哈顿、柏林、北京是适于她找到自己同类的城市,让一个“熟柿子”重新变回“青柿子”,这不是每个城市都能给予的。“丫挺的,你还年轻。”我们要有同类,要有地域。
由寻找同类,来到同类聚集的城市,刘索拉是在寻找生活或生命中的激情。
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你活着必须要有活着的激情。
蜜糖果的滋味
——读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
有两个好朋友反复向我推荐《芒果街上的小屋》。我到书店买来看,发现还真是一本精致的小书,芒果颜色的封面,白色插图的小人儿,能让人闻到那种芒果的清香。
书上的插图里,奔跑雀跃的小人儿穿着及膝的裙子,久久地伫立在芒果街昏黄的路灯下,向我敞开着她们活泼、多趣的心灵。我朝着她们的心灵凝望,看到一双眨巴着的大眼睛,隐藏着洞察生活的智慧和灵气。这眼睛是埃斯佩朗莎的,这样敏感多思的女孩子是不属于芒果街的,需要更高级、更精致的文明来哺育她的心灵。埃斯佩朗莎常常渴盼出走,走到一个宽敞的房子里去,那房子是不属于任何男人的,也不是父母的,而是她自己的。女孩儿梦一般的期待里,充满了甜蜜。这些在作者的笔下犹如温和灵秀的小溪,汩汩流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