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坐上了回校的延点车,终于从失控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知道这部电影是在今天早上豆瓣的一个帖子:“好的电影人的心血不该被埋没,上映四天票房还没过百万”,底下有评论说“我们这里都没排片”。打开淘票票一看果不其然,我们这里只有一场排片,但幸好它在晚上七点钟,我还有机会去看它。
因为找不到路所以错过了开场的几分钟,一入座就是扑面而来的熟悉感。因为我就生活在电影里所讲述的那个地方—黄土高原,甚至在开头我就听到了隔壁城市的名字—神木,电影后半段我惊奇的发现取景地居然在我家旁边(我居然不知道),而全程正宗的陕北话就像是穿过了屏幕让我闻到空气中粗糙的熟悉的黄尘味。 我太多的情绪不全是因为这个故事而来,而是因为陕北这个大背景,这里面太多的细节都能引起我的共鸣。苟仁给毛豆买的那双会发光的鞋我小时候也有一模一样的,小时候我妈带我去门市买鞋的时候,我嘴上不说但心里很期待她能给我买当时最流行的会发光的鞋,不知道是不是我念叨的多了,愿望成真了,我妈真的给我买了那双鞋,让我又惊又喜。我惊的是它踩多了就不会发光,所以在刚买鞋的头几天我都踮着脚走路,边走边老要回头看闪不闪灯,我妈看到了威胁我说:如果我再不好好走路,她就再也不给我买了。后面我发现不管我多小心翼翼它在一个礼拜后铁定不会发光,不发光后我的新鲜感也就散失了。 写这些的时候突然想到,毛豆和苟仁的结识是因为“烟花”,说再见也是在苟仁为毛豆放了一场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烟花后。这部电影有太多这样的伏笔了,奶奶刚拿到的照片就成了遗像,毛豆刚贴好的红对联就变成了黄色。 导演说真实是真诚的前提,毛豆的高原红、苟仁黑黑的指甲、能透过屏幕散发出尘土味的衣服、新闻联播声还有时不时传来的“我和你,心连心”是这些声音让这个故事得以真实落地。 “毛娃睡睡,狗娃睡睡,天上星星照着你。” 我希望在那一刻,苟仁、毛豆以及白明明,乃至去世的奶奶,他们都蜷缩在妈妈的怀里酣睡,他们甜美、幸福、温暖、安全,没有一丝悲伤,也没有无法诉说的委屈,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宝贝,有人爱,有人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