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电影院频次多了,每部电影感受都不同,而令我印象最深,最想写点什么的,就是这部《拨浪鼓咚咚响》。 那天本来是打算看两部电影的,可是临时有任务不得不取消其中一场,活干完之后就去那家我看这部电影的电影院。出地铁后跟着导航步行到电影院,走了一条新路,那条路我挺喜欢的,是一条小巷子,店面挨得挤挤的,门面都不大,说的出口或者说不上来的牌子应接不暇,路过两家小店时我也停止了脚步,买了一块梅花糕一杯酸奶。
终于到了电影院。那家电影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旧,而且它没有服务员没有检票员,就连取电影票的机器都没有,有意思吧?不过那时离电影开场还有两小时,我也不急,慢慢吃慢慢等。 那天本来挺累的,这么休息着漫游着也就不怎么累了。大概还剩半小时的时候有两个人来看电影,取不到票,喊有人吗,也没人回应。后来终于来了个人给她们取完票然后就走了。对,走了。 过了二十分钟轮到我要开场了,我进检票口里面找那个人。果然过道最里面有个小办公室,墙上贴着《送你一朵小红花》和《少年的你》的海报,我说,麻烦取一下票,那个男人出来了。 他让我报给他验证码,然后说,拨浪鼓对吧?我点头。他让我待会直接进去,撕下票根,就回办公室了。我就一个人进去了那小小的厅。 好了聊聊电影吧。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剧情好像没什么亮点,甚至有点狗血,技术方面肉眼可见的穷,可是看的时候还是哭了。你知道他们两个人直接后面会互相和解,会煽情,可就是止不住心头一酸。你看到毛豆的经历就会心疼他,所以苟叔后来默默对他的关爱显得那么自然与贴切。导演说不是想让大家哭,可是哭都是源自感动,是看到生活那么苦仍有人在笑着面对的敬意,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帮助的力量。 导演说他的画面在追求“真”而不是“美”,所以给我的印象就是这电影真“糙”,可是好动人。就感觉电影的场景随处可见,而故事里的人也真真切切地存在,和我们共同呼吸共同生活。 我等到字幕结束后离开了电影院。我戴上口罩不想被人看到我红了眼眶。我坐电梯遇到一个父亲带着他的儿子。突然好想我的爸爸,那一刻。 我在那家电影院对面的站台等公交车。我会一直记得这家电影院,我猜想它是不是生意不好,但又感谢它给这部电影排片。 好像用再多的理论去分析这样的电影都觉得多余,当情感完全侵蚀内心,那些所谓的技术隐喻象征好像都失去了意义。 毛豆再也等不到爸爸回来,只有拨浪鼓噼里啪啦继续敲啊敲,他也会长大,他也会爱人,只希望他不要忘了自己曾经被爱浇灌,哪怕素昧相识,可纽带已经产生,根本无法隔断。 写下这些再去号召大家去看这部电影似乎不太现实,市场上已经很难再给它排片了,不过没关系,它已经被一些人看见,感动了他们,这也许已经足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