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迷茫的毕业生 《毕业生》自1967年诞生开始,对其形式与内容的解读就从不间断,而其中探讨最多的无疑是影片对于迷茫感的呈现。 迷茫感从何而来?影片内容上是通过男主本毕业后的社会经历中进行诠释,被父母包装好的未来不是他想要的,他渴望摆脱父辈设置好的既定轨道,但他又没有想好破而后立的出路在哪里,所以在这种不进不退的状态下,对未来的迷茫便由然而生。 形式上,影片在各段落镜头上设置了很多细节来表现,如开头与结尾的呼应、中段偷情时刻的剪辑过渡等,镜头总是对准了主人公脸上的彷徨、茫然与落寞。 这种迷茫的成因究其更深的根源是脱胎于创作的背景,其一,在现实中,即风起云涌的60年代美国社会,形容时代的关键词是民权、反越战、嬉皮士等,而在这些新思潮兴起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社会新价值与旧价值体系的剧烈冲突。 身在其中的年轻一代都如男主本一样在多种观念与价值中挣扎着。而电影表现的正是在这种身份过渡下夹在新旧价值体系碰撞中所产生的迷茫。 其二,在1960s的好莱坞,逐渐僵化的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年轻的受众,观众渴望能在荧幕上看到更具生命力、更加年轻化、更贴近于现实生活的电影,因而同时期的创作者便将目光逐渐从英雄故事向历经现实困境的普通人身上转移。因此,充斥着茫然而又具有年轻气息的《毕业生》应运而生,也标志着新好莱坞时期的开始。 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在1960s的时代背景下,它所传达的情绪感染了无数个生长于时代洪流下的本,而在现如今的时代,在文化背景与现实环境各异的当下,《毕业生》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初入社会迷茫情境的刻画依然能击中很多青年人的内心。 有时探讨一部电影能成为一代经典的原因,其中一个标准就是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毕业生》毫无疑问是属于此类。 二.叙事 《毕业生》的叙事基本按线性时间来展开,即罗伯特麦基《故事》中所说的“大情节电影”,或线性叙事。 叙事上的特征是按照连贯的时间线来推进剧情,各个段落之间强调因果逻辑关系的串联。电影中从开头本坐飞机回家到最后抢婚结束,中间的叙事过程按照基本单一的时间线展开,与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叙事模式总体相同,但在具体使用叙事手法上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线性叙事在《故事》中也被称为“经典设计”,即“围绕一个主动主人公构建的故事,主人公为追求自己的欲望,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通过连续的时间、在一个连贯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拟现实里,到达一个表现绝对、而变化不可逆转的闭合式结局。” 《毕业生》是新好莱坞时期电影探索的开始,在叙事手法上还留有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印记,但在内容上所呈现的诸如不伦关系故事、写实性的人物描写、裸露画面的展现等已经与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存在明显的区别,也给初阶段新好莱坞时期的电影探索者们开了先河。 《毕业生》的叙事结尾是一次对传统模式的改良。看似俗套的闭合结局,但其在尘埃落定之下又具有极为宽广的解读空间和深刻的现实意味。 在主题表达之上,将贯穿始终的迷茫感延续。主人公所追求的最深层次的欲望并没有得到实现:男主本所追求破而后立的方法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找到,所以他最后才又迷茫。 或许是有受到法国新浪潮等欧洲电影运动的影响,电影的结尾在情感上总能让我联想起特吕弗的《四百击》。两部电影最后传达出的类似“我该去向何处”的叩问是让我喜欢的原因之一。 但在整体结构上,两者又有着天壤之别,《四百击》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接近于原生的强大骨骼构造,更为激进,《毕业生》则是融汇了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框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与之相比偏于保守一些。 三.剪辑 影片镜头之间的剪辑逻辑是建立在声画关系的基础上,以相关联的上下画面内容作为剪辑点对画面再重组。 1.声音前置转场 下一镜中本父亲的声音先出现在上一镜近结束时,使用声音充当剪辑媒介来过渡到下一镜头。2.叠化转场 上镜头消失之前,下镜头已逐渐显露,两个画面有若干秒重叠的部分3.相似性转场 即匹配转场。指运用上下镜头的相似关联,带动观众的视觉,实现人们逐步感知事物的规律,比如颜色、动作、主体位置的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