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诺兰自身叙事的变化 将诺兰看作纯粹的作者,并且通过作者论对其进行分析显然是有待争议的。尽管诺兰早期的作品仍旧拥有独立电影气质与较大的话语权,但当他开始进入好莱坞与大制片厂合作时,观众与票房成为诺兰作为商业类型片导演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与诺兰同样来自英国的,他的前辈导演希区柯克面临过相同的问题,但他通过了常年多部高水平的电影和强势的话语权最终证明了自己的电影作者地位。而仅就目前而言,诺兰是不是真正意义上和现代派大师一样的作者导演仍有待商榷。《记》作为诺兰早期的电影,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导演偏好都可从中窥得一二。如上文所述,《记忆碎片》的结构对于受述者而言具有游戏性,显然真实作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将这一点发展为自己作品中的印迹和某种客观意义上的商业元素。诺兰之后的《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都被冠以“惊天反转”的宣传口号。同时这些电影都具有非常类似的结构模型,只不过是执行水平的高低和高概念的精彩程度影响了这几部作品的口碑。如《致命魔术》在开头就讲所有的有效信息通过空镜头与迈克尔凯恩的魔术表演传递出来,直到结尾才揭示其信息的有效性,这显然是是一种来自《记》的创作思路同时讨好观众的剧作手法,而非什么值得坚持的作者表达。亦或是将《盗》的主人公与《记》进行对比,会发现“both Leonard and Cobb are ultimately unable to achieve the‘Spontaneous end’ of grief that Freud describes. Instead,both insist upon the reality of objects that they can manipulate,surrogates for the‘lost objects’ at the center of their lives and narrative.”所以从《记》到《盗》,诺兰创作的主人公困境都是类似的,具有某种存在主义悲苦,但相较于《记》极度严密的视角来对此进行呈现,《盗》则更加致力于打造梦境的奇观,这显然是好莱坞大片化的做法,剥夺一个作者普世价值观之外的表达,然后将他作者性中观众感兴趣的部分精致的包装出来,呈现为新颖的好莱坞作品。 结语 《记忆碎片》在叙事模式上深受黑色电影影响,可被称作新黑色电影,但其并未完全从黑色电影那里继承纯粹的存在主义式思考。一方面原因是其叙事结构碎片化这一特殊性,是真实作者主观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如今受述者对于文本解读的游戏性,使得该叙事重新被赋予了后现代气息。最终也影响了真实作者在新的创作时舍弃原先的部分特质,选择拥抱这种迷宫式、拼图式的叙事结构。叙事从叙述者角度的特异性与叙述内容的挑选变成了纯粹的智力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