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暧昧的日本(第02章 二十一世纪的对话)(16)
时间:2023-04-1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大江健三郎 点击:
次
大江:《红高粱》有作家独创的空间,我觉得是命运般的东西。这个作品里还有两点我特别喜欢。首先,作品里的那位女性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作品从一开始就写了神话里国家的形成,世界的被创造,以及家族的诞生等等。这样把中世纪的历史、近代史、现代史相连的写法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之一。《红高粱》一开始就创造出一个家——精悍的男青年遇上了女神般的少女。那个少女很迷人,而且最初还有神话般的趣味。然后渐渐的随着第三步第四步的深入,那个少女摇身变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女人。这样复杂的女性让人几乎要觉得是电影这种手段无法表现的。作品里描绘出了这样一位生龙活虎、勇敢迷人、要好好过自己人生的少女。回想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表现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直至现在中国女性的生活方式的作品中,你描绘的女性形象非常独特,并且烙刻着中国女人的印迹。还有一点我非常喜欢,那就是作品的背景反映出在日本与中国的那场战争里,日方是如何侵略中国的。然而,日本人不去想像日军破坏了什么样的村庄,毁掉了什么人的生活,带给别人甚至是妇女儿童什么样的痛苦,以及日本人对人类是否犯有罪行等等,他们想要避免了解这些事情。但在你的小说里,有神话般的男女,有人们在广袤的高粱地里作战,有村子几乎全部被毁这样忠实的记叙。还有日军的反扑、村子几乎被烧光的情节,并且以此迎接新的情节展开。对于战争的描写,莫言也有自己独特的手法。我想问的是,那个女性形象从何而来?为了描绘中国女性,作家应该关心什么,有什么创作欲望等等。还有,我想问一问你笔下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及非常残暴的虐杀。
莫言:我确实不太了解女性,我写的都是想像中的女性。在三十年代农村的现实生活中,像我小说里所描写的女性可能也很少存在,小说里的我奶奶也是个幻想中的人物。至于《红高粱》这部小说的独创性,二十年过去后,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是我使用的视角。过去的小说里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红高粱》一开头就是“我奶奶”、“我爷爷”,既非第一人称也非第二人称。叙述起来非常方便,我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惟一逃出来向你报信的人”,实际上既是第一人称视角又是一个全知的客观视角。写到“我”的时候是第一人称,一写到“我奶奶”,就立刻变成了“我奶奶”,她的所有的内心世界我全都了解。这就比简单的第一人称视角要丰富、要宽阔得多。就视角而言,《红高粱》也许是一个首创,但后来有人写文章说,这样的视角,前苏联的一个作家曾经使用过。关于抗日战争,这在近代的中国历史上延缓的时间比较长,一共八年,中国的老百姓,尤其是山东的老百姓对此印象深刻。昨天我们路过的那个村庄就是《红高粱》小说故事原型的地方。当时日本军队本来是要去包围另外一个村子的,但因为一个人指错了路,使得这个村子的一百多口人突然间丧命。
我小说中的女性与当时实际生活中的女性是不一样的,当然勤劳和吃苦是一样的,但“我奶奶”的那种浪漫精神是独特的。小说的后半部分,还出现了一个二奶奶,这个人物倒是有原型的。我的真实的三奶奶,也就是我爷爷的三弟的太太,在一次日本人包围村子的战斗中没来得及跑出去避难,看到一个日本士兵手持***从厕所里出来,对着她走过来,把她吓昏了。尽管这个日本士兵并没有对她做什么,但她吓得得了很重的病,后来就神经错乱,闹神闹鬼,半个村子都能听到她令人毛骨悚然的喊叫声。我母亲后来对我说起这事时,还是心有余悸。对这场战争,我感到这是巨大的悲剧和谬误,因为战争不仅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前几年去了日本,回来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大江:《红高粱》是世界闻名了,你还有一部名叫《酒国》的小说,也被译成了很多种文字。这部小说里写到你到一个地方去,那里的当权者对火车站的女站员说,这位老师就是电影《红高粱》的原作者等等。我对你这本小说也有很深的感触。
《酒国》是部非常独特的小说。我从小说家的视角来看,认为它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作品。这部小说对于如何写作,以及如何用新的手法达到这样的高度等进行了非常诚实的实践。莫言先生自己也在小说中时隐时现。《酒国》和《红高粱》之间路途遥远,莫言先生是如何超越了这种距离写出《酒国》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