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学生们下馆子、喝北冰洋汽水这些,也都是很不符合当时的时代、地方特征的。 然而总体来说,在大方向没有跑偏的前提下,这些瑕疵和问题,还勉强能让人接受。 只是从中期开始,剧情就开始慢慢跑偏了。 02 扭曲的精神主旨 高加林落榜后回到农村,成为马店小学的民办教师。 这是高加林除了高考升学、从农村走向城市,脱离自己农民身份、改变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命运的唯一方式。 这样的人物命运,离不开原着《人生》诞生时候的时代背景。 在八十年代,我国的户籍制度将人简单粗暴地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在我小的时候,农村的人提到“非农户”,还是充满向往、崇拜的。 所谓的“非农户”意味着是脱离了农业生产、享受财政工资、有着各种国家福利待遇、医疗保障、退休待遇的“吃公粮”人群。 相对应的,农业户口的农民,则一辈子只能困在土地里,靠着自己的辛苦耕作,才能得到一些老天爷赏给的不确定收入。这还不算各种“摊派款”、劳务摊派。 正是这种巨大的城乡身份差异,才造成了像《人生》里高加林这样具备一定才华和能力的青年,却没有相应的上升通道和出路。 一旦高考落败,高加林的命运只有务农,而成为民办教师、以后通过考核转为正式公办教师,就是高加林最后的救命稻草。 原着里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顶替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务,就是抽走了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电视剧《人生之路》里,引入“高双星”这个人物对高加林高考成绩的顶替,夺走了原本属于高加林的命运。高加林失去马店小学民办教师职务的原因则安排成了高加林带着学生进县城时发生的一起意外事故。 表面上看,电视剧《人生之路》依然延续了高加林的人生悲剧和困境,但实际上,通过这样一改,把造成高加林命运悲剧的原因,巧妙地偷换了! 高加林高考被顶替,这是由于他人违法操作,高加林失去民办教师职务,则是因为一场意外。 这样一来,原着想要反映的时代对于人命运的影响、个人命运在时代大势之下的不确定和无力感,就彻底荡然无存了。 电视剧后面的剧情,高加林因为叔叔高玉智的关系得到进城工作的机会、又一次被打回农村,这部分剧情总体来说,还是跟原着比较接近的。 但是这之后,高加林轻而易举地就克服了这次打击,起身来到上海,进了报社、考了夜大、受到赏识,混得风生水起。 这完全无视了时代对人的限制,以及个人眼界、能力的局限性,彻底变成意淫、开挂爽文的模式了。 03 狗血烂俗的情节 电视剧《人生之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倾向,就是丝毫不加掩饰对大城市的向往和对农村的鄙视、厌弃。 高双星离开陕北到上海读大学,同学们谈论高雅的文学艺术,聊康德,而他只懂张思德。 高加林在马店小学的时候,都要接受一个来自上海采风青年的精神洗礼,最终的人生突围之路,也是必然要抵达上海。 刘巧珍在农村的时候,只是一个聪明伶俐、善良能干的姑娘,到了上海,立刻如鱼得水,得到老太太的赞赏,拿了遗产,开了饭馆,化身新时代独立女性。 哪有什么人生困境,去上海就解决了嘛! 这里也再一次地违背了路遥原着《人生》的精神主旨。 在《人生》里,小说要描述的是时代造成的人物命运起伏,反思的是那种固化的身份制度对人的限制和伤害,另外也表现出了高加林身上既富有理想和进取心,同时又带有一定的虚荣心和浮躁性。 对那种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和不平等,作者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于高加林是一种欣赏、悲悯、同情的态度。 在电视剧《人生之路》里,则把这种城乡不平等变成了天经地义,毫不掩饰上海相对于陕北的优越性。 人物困境的解决之道,不在于解决不公平的制度和不平等的发展,而是彻底放弃农村,拥抱城市即可。 可以说《人生之路》提供的人生困境解决之道,恰恰是这些人物困境的来源。 要是人们能够自由流动、没有户籍制度的束缚、没有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高加林、刘巧珍会遇到那样的困境吗? 除此之外,当脱离《人生》原着的范畴之后,剧情的走向,彻底变成三流狗血烂俗桥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