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由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今晚大结局。 对于这样一部影响了无数人,甚至令很多人的命运发生改变的当代文学经典,进行影视改编必然要面对很多的争议。
以《人生》的影响力和读者基数,在改编的时候,先天要面临着更多的审视、压力和束缚。 在《人生之路》开播之初,我曾写过我对《人生》这部作品的私人感情色彩。 正是基于这种偏爱和热情,我对《人生之路》抱有很高的期待,同时也尽可能地给予更多的宽容。 尽管在播出之初,就已经发现这部剧在剧情和制作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但我更愿意视作是对文学名着改编的一些大胆创新尝试。 毕竟对于经典名着,如果像是鲁迅先生所说,视若“孔庙里的太牢……经圣人下箸,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那样不敢碰、不能改,只是一味照搬,那这种改编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然而随着《人生之路》剧情的展开,特别是情节脱离原着的后期部分,逐渐走向了狗血和烂俗。 不仅在情节上有着许多自作聪明的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在作品的精神主旨上,更是严重背离了《人生》原着。 一部现实主义文学经典,愣是被改成了不入流的浮夸狗血剧。 难怪这剧出品方很狡猾地在片头声明“本剧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 想来是知道自己的斤两成色,配不上“改编”二字,提前留下狡辩推脱的退路。 01 失真的时代细节 《人生》作为一部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高加林从象牙塔回到土地,又借着机遇离开土地,最终又被命运打击回到土地的一个过程。 作为一部总字数十四万字出头的中篇小说,《人生》算不上是鸿篇大作,主要人物不多,故事结构也不复杂。 以《人生》原着的体量和故事结构,天然地更适合电影,要改编电视剧显得有些体量不足。因此电视剧《人生之路》在原着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延展和扩充,在前面加入了高加林高考被冒名顶替、被动“落榜”,走出农村的希望破灭的情节。 应该说单纯这样的延伸和改动,还是在合理的范畴内。 原着小说一开头,就是高加林失去了教师的工作,在夏日雷雨爆发前回到自己家的窑洞里。顶替掉高加林民办老师职位的人,正是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 这部分小说情节交待了几处重要信息。 其一,高加林是高考落榜后回到了农村,找了一份村里民办教师的工作,未来有希望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 其二,高加林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在地区报纸上发过几篇诗歌和散文。 其三,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务被高明楼靠着权势,让自己的儿子高三星顶替了。 为什么我会觉得电视剧《人生之路》前期的扩充是比较合理的呢? 电视剧一开始,把情节放在了高加林正在备战高考,而他是班里拔尖的学生,最有希望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跟原着里高加林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是相吻合的,把原着高加林的高考落榜,改为被人冒名顶替,也是跟原着里高加林被高明楼儿子顶替掉工作的处境是一致的。 既然是改编,那么也可以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整体大方向一致,细节处有所调整,这是合理的。 高加林落榜的原因,改编成是被人冒名顶替,也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加重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也更具有当下性和话题性。 然而大方向没出问题,小细节却有很多的瑕疵,暴露了导演、编剧的能力不足,对人物和时代的理解和把握,都是有所欠缺的。 剧一开头,就安排了一场高加林飚自行车的情节。陈晓骑着二八大杠,从村里一路上翻山越岭,到了学校门口的时候,车轱辘都飞走了。 这是非常不符合高加林的人物特征的。 高加林是个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虽然父母从小娇惯,舍不得让他下地干活,但他也不是一个轻浮张扬的性格。 在八十年代初,一辆自行车绝对是一个家庭最为值钱的大件之一,一个农民的儿子不可能这样去糟蹋自行车,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三学子,也不会做出这样轻浮孟浪的举动。 接下来教育局的马股长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说县里没人考上大学丢人那段戏,也是又浮夸又尴尬。 刻意拗出来的陕北腔调、夸张做作的发言,处处透着一股用力过猛的悬浮虚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