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木头里的声音(2)
时间:2023-06-1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牛放 点击:
次
何夕瑞,一个中国农村的木匠,在自己设定的木匠工作目标中迈着坚定的步子。他无数次地去到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原始森林里,在高山沟谷之间仔细寻找他认为的优质木材,那种藏匿着万千美妙音律的优质木材。1997年7月去西藏寻找木材,路遇一群摄影发烧友,他们结伴同行。在杳无人烟的阿里地区寻找了32天,最后因“弹尽粮绝”困于山中差点把命丢在藏北。
那些经过千辛万苦弄回家的木材是他的宝贝,家里没有谁敢随便动它。
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将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叮叮当当,哗哗啦啦,又是锯又是敲,什么工具都用,什么声响都有。设计、制作、失败,再设计、再制作、再失败。木材、时间和年龄在他的坚忍中消耗和流失。他的信念也一次又一次地经受着失败的锤炼。他并不觉得这是生命中的苦难,他认为这是一个木匠分内的工作,他一定而且必须要当好这个中国木匠。
当何木匠吃尽苦头,终于找到了木头藏匿声音的奥妙,终于透彻地掌握了制作小提琴的要领,并完全得到专家肯定时,他发现自己追求的并不是成功地制作小提琴的技艺,他要制造的是具有中国元素的中国小提琴。这无疑是个世界难题!因为小提琴一旦改变原来固有的造型,声音也势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中国式的小提琴也许是何木匠一厢情愿的非分之想罢了?但何木匠生性就是一个善于给自己出难题的人。
何夕瑞,这个重庆荣昌乡村木匠,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他研制的中国小提琴“何氏三圆琴”诞生了。这把有着显著中国特点的中国小提琴,震惊了世界。
何氏三圆琴经受住了国际声乐大师的严格检验,于2007年一次性向国家申报了6项专利。它赢得了“中国第一把”“世界第二把”小提琴的美誉。
何氏三圆琴自2007年经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克莱默亲自演奏并大加赞赏后,又相继受到盛中国、潘寅林等音乐大师和柴亮、宁峰、文薇等青年演奏家的盛赞,以及沃克兄弟、维也纳5+1大提琴演奏团、中央音乐学院、国家交响乐团等重要专业团体的充分肯定。2011年4月30日,何木匠迎来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邀请,他研究自制的何氏三圆琴走进了中国最高艺术殿堂。这一年,何木匠66岁。
何木匠认为西方的小提琴其体形是西方少女的胴体,宽肩、丰乳,个性张扬。而他改造后的中国小提琴去掉了传统小提琴的四角,是唐朝的少妇,削肩、蜂腰、肥臀,含蓄温婉,性格内敛。这是东西方文化性格的差异在东西方小提琴方面的区别。但作为乐器,音色才是硬道理。何氏三圆琴能否达到传统小提琴的音色?发出来的声音能否被音乐专家和普通受众所接受?这是不能忽略的大问题,是乐器的本质。令人欣喜的是专场演奏结束后,专家们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如同散发橡木味的陈年葡萄美酒沁人心脾,从低音到高音,从低把到高把,清澈透明,无一杂音,特别是高把位音声珠玑,落水涟漪。”现场长久而热烈的掌声传达出了所有听众的称赞与享受音乐饕餮的满足。
民族自尊心强烈的人最让人担心民族心理狭隘,容易关闭包容与学习的心智。何木匠这种连西方的小提琴都要改造成中国的何氏三圆琴的人,是否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呢?有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文化品德。
一是何木匠凭借自己搜集的文字材料亲手成功雕塑了世界绝无仅有的意大利小提琴制琴三圣石刻头像。这跟木匠制琴一样,同样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绝非仅仅是三尊雕塑那样简单的制作工程。制琴三圣的第一位,小提琴创始人阿马蒂。时至今日,阿马蒂的外形尺寸仍然是由他的家族保留着绝对话语权。第二位,阿马蒂的忠实门徒斯特拉底瓦利,他的名字几乎是世界名琴的同义词。第三位,是生前不得志的瓜奈里。瓜奈里制琴极具个性,自由度、随意性很大,生前并没有人看好他,死去100多年后,国际演奏巨匠帕格尼尼发现了他制作的小提琴,埋没在历史尘沙中的瓜奈里才终于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何木匠说这三个意大利艺术家是他心中很敬重的人,是几十年来他想见又无法见到的超级大师,于是他誓愿要亲手把他们雕塑出来。何木匠做他们的雕塑,没有任何可资参考借鉴的图片或雕塑材料,他搜集了大量描述三圣形象的文字,然后再把他的想象推断转化成实像。何木匠没有学过美术,他缺乏起码的雕塑基础知识,但这方面他是天才。他雕塑第一尊塑像时,有人指点他要从额骨、颌骨、头骨做起,并不是简单地在石头上蒙一层皮。我完全能够想象何木匠做雕塑时所经历的艰辛,庆幸的是他成功了,他的雕塑得到了中外艺术家们的认可。而更为难得的是,这些雕塑,法国没有、英国没有、意大利也没有,这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组制琴三圣的石雕,是一个中国乡村木匠的杰作。因为这个,法国的制琴修复专家在四川音乐学院听完何木匠的情况介绍后,坚持要拜这位中国木匠为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