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如泉——沉淀杂质,得一汪净水(2)
时间:2022-06-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龙燕聪 点击:
次
人际交往也需要精简,二八原理告诉我们:百分之二十的人际交往产出百分之八十的效益,我们需要把我们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维护百分之二十的人际交往上面。如果我们的人际交往负荷超载,就需要精简,保留那些核心的人际交往,把那些无用的人际交往删除,留出新的空间去结交新的人际交往。
王明毕业之后,在一个报社跑广告。几年之后,他的业务量是报社最好的,每年拿的奖金都是几十万。王明之所以如此成功,与他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王明刚开始进入报社跑广告时,经常与朋友相聚吃饭,基本上都是他埋单,这些朋友就和王明关系非常亲密,因此一旦所在公司里面有业务,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王明,而且还经常给他推荐一些大客户。
王明自己也非常重视这些人际交往资源,他每个月都会把认识的人筛选一遍,把那些非常重要的客户或者他觉得有发展潜力的新人的单位和职务标注在电话簿里面,翻开他的电话本上面,几乎储存着本地各个机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本城名流政要的号码。每逢过年、过节,王明都会给他们准备一份礼物,平时也经常打电话与他们联络感情,跟他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拥有如此丰富的人际关系的他,想不发达都难。
王明的成功与他用心结识和维护这些核心客户是分不开的,人际交往的开拓就是如此,很多时候,往往是几个很重要的人际交往决定着你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对你的人生起着无比重大的影响和决定性的作用,其他大多数人际交往,所起的作用实在是非常有限的。
当我们奋斗到30岁,身边已经或多或少地积累起来很多人际交往,可是你不可能跟你人际交往网络中的所有人都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慢慢地你会发现有一些人是位于你人际交往的核心位置,你信赖他们、与他们互相分享着彼此的秘密;还有一些人,你跟他们是有距离的,你会接触他们,跟他们一起共事交际,但是没有更深层的交往;还有一些人,你跟他们只是点头之交,然后双方互留电话号码,以后碰面打个招呼表示彼此认识,仅此而已。如何从这些人中挑选出自己的人际交往,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位银行家的经历中得到借鉴。
银行业是非常注重资历和经验的,所以,在银行中担任要职的往往是成熟稳重的人物。但一个年轻人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登上了“金字塔尖”,他的成功经历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一位作家打算揭开这个谜底,他去拜访这个年轻的银行家时,问了这样的问题:“很少有这么年轻就能在银行里得到这么高职位的人。告诉我,你是如何奋斗的?”
“这需要花许多工夫并勇于奉献,”年轻的银行家解释道,“但真正的秘诀是,我选择了一位良师。”
“一位良师,这是什么意思?”作家问。
银行家说:“在我大学快毕业时,有一位退休的银行家到班上做讲座。他当时已经70多岁了。他的临别赠言是:‘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打电话给我。’听起来好像他只是客套一番,但他的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需要他给我一些建议,告诉我步入银行业时该走哪一步才是正确的。可我又很怕碰钉子,毕竟他是个成功而杰出的人,而我只不过是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已。但是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给他打了电话。”
“结果怎么样?”
年轻的银行家这么回答:“他非常友善,甚至邀请我与他见面谈谈。我去了,得到许多意见后,我满载而归。他给了我一些非常好的指导,告诉我应该选择在哪家银行做事,又告诉我如何将自己推荐给别人而获得一份工作。他甚至提议:‘如果你需要我的话,我可以当你的指导老师。’”
“我的指导老师后来和我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银行家继续说,“我每周打电话给他,而且每个月至少一起吃顿午餐。他从来没有出面帮我解决问题,不过他使我了解到要解决银行的问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而且有趣的是,我的指导老师还衷心地感谢我,我们的交往使他的思想保持年轻。”
故事中的这位银行家之所以能够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登上了银行业的“金字塔尖”,跟他有着一位非常优秀的指导老师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他的指导老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让他清楚地掌握了在银行工作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就使这位银行家受益终生。
有这样一句名言在好莱坞流传甚广:“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现实生活中,朋友不在多而在于精,对我们的人生起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人。有几个能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让自己实现人生的突破的人,这就是要梳理人际交往的原因。
三个圈看清自己需要什么
人不一定能够看清楚自己,即使你有极其强烈的成功欲望,也很难分析出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所以这世上仅有百分之一的人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会不择手段地得到它,这些人,或者成为精英,或者成为榜样。
俞敏洪讲过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十年前,一个农村孩子想要出国,想听新东方的托福班和GRE班,这两个班加起来要2000多元钱人民币,但是他根本没有这么多钱。他来找俞敏洪,不是说让俞敏洪免费给他听课。这个农村孩子很懂事,他说:“俞老师,我想听你的托福课,因为我想出国,但是我付不起学费。我知道你暑假的时候会招聘教室管理员,你能不能让我来当教室管理员(教室管理员就是查听课证、扫地、整理课桌椅)?我干完教室管理员的活以后,你能不能让我在教室免费听课,这不会耽误我的工作。”俞敏洪说:“这个应该没问题,只要你把活干好就行。”然后,这个孩子又提了另外一个要求:“俞老师,我上托福课发现老师布置的很多作业都和听力有关,我没有录音机。”当时流行的小型索尼随身听,要400多元钱,算是最先进的听力设备。他说:“能不能这样,如果你觉得我这个暑假活干得特别好,你能不能给我开一笔工资,就是这个录音机的工资,比如说就400多块钱?”我说:“没问题,只要你把活干好。”这个孩子后来干活干得无比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课桌椅排得整整齐齐,更奇怪的是全班同学都到他那去抄课堂笔记,因为他做的笔记最认真。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