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皮尔是这几年声名鹊起的恐怖导演。 他的前两部作品《逃出绝命镇》和《我们》人气都挺高,但都算不上我的心水。 慢节奏,长镜头,意识流影像,耐嚼的对白,各种社会议题的密集隐喻,作为文艺片或许很不错。 但恐怖片嘛,我还是中意传统风格,幽灵怪物杀人狂,追逐搏斗砍杀,快节奏直接刺激。 皮尔新出这部《不》在北美口碑很拿得出手,但鉴于前两部好评也不少,我还是得亲自验货,没想到一验有惊喜。 农场上空出现了一艘神出鬼没的飞碟,农场主兄妹,主题公园老板,超市小哥,著名摄影师,各路人马都打算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揽客的揽客,拍片的拍片,谁也不知道这飞碟比他们想象的要危险一万倍。 看预告时我是真的没猜到,这电影本质上是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那样的怪兽冒险片,只是把战场从海洋搬到了原野和天空。 一群不要命的家伙群策群力,出生入死对抗巨大怪兽,有小幽默也有大惊险,还穿插着对人性的讽刺。 里面甚至有许多几乎在致敬《大白鲨》的情节,比如结尾怪兽被搞定的方式,几十年后还是同一招,也还是那么让人兴奋。 导演就跟听到了我对他的不满一样,一反前两部的含蓄风格,狂塞商业元素。 离奇的死亡,诡异的云层,飞碟的迷踪,悬念迭起,张力十足。 怪兽现出真容后连串不停的伏击、躲藏、追杀、变形、斗智斗勇,完全奔着刺激肾上腺素而去。 围绕形形色色的飞碟奇观,几个主要角色也展现出相似的一面。 农场主兄妹入不敷出,去片场驯马又出意外被炒了鱿鱼,沦落到要靠卖马来维持生计。 他们发现神秘的飞碟存在,立刻采购摄影机,布置机关,计划拍到独家画面,上脱口秀一鸣惊人。 超市小哥来帮他们搞安装,也经不住超自然现象和出名的诱惑,软磨硬泡加入队伍,跟着兄妹俩疯狂玩命。 亚裔公园老板90年代曾是家喻户晓的童星,但自从在片场遭遇猩猩失控暴走,又目睹它在眼前被爆头,从此演艺事业画下句号,还落下多年梦魇。 谁知这段血腥往事却成为他多年的财源之一,甚至有人愿意花五万到他的收藏室住一晚,跟轰动一时的奇观近距离接触。 而他自从察觉到飞碟存在,又立刻发掘出新商机,在主题公园上演飞碟降临的新奇观,直到卖门票把命都卖没了。 老摄影师本来已经拍到怪兽,但看到光线完美,竟然冒险爬上山顶就为了捕捉那个瞬间,身在半空性命垂危之际还不停拍摄,堪称是为艺术而魔怔的代表。 还有那骑摩托闯禁地、临死都喊着“把摄影机给我”的八卦记者,片尾蜂拥而至的各路媒体从业者,无不是被奇观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抵抗力。 而全片最耐人寻味的设定,就是只要你不盯着怪兽看,就不会成为被它猎食的目标。更是让主题呼之欲出。 乔丹·皮尔在本片找到了一个商业和个人表达的平衡,既炮制足够多的感官刺激,又维持一贯的深刻。 他很巧妙地通过展现大量的奇观,来探讨人们追逐奇观的现象。 电影里这帮家伙之所以一个个这么疯狂,因为他们都深知,人性对奇观永远没有餮足的胃口。 而奇观的背后,就是狂涌的流量。抓住这流量,就是无尽的名利。 但说到底,谁又能怪他们呢,电影里那些天马行空的场面,确实像那怪兽一样,有把人吸进去的魔力。 飞碟最初捉迷藏一样在云层里四处穿梭,行踪隐秘又带着一丝销魂,勾起好奇和隐隐不安。 等它露出怪兽的面目,贴地食人吞马,掀起龙卷风横扫,带来强大的恐惧和压迫感。 深夜它吐出猩红血水把房子浇透,堪称近年来恐怖电影名场面。 个人认为,那一幕必须像《闪灵》里的血浆倒灌,《驱魔人》的三百六十度扭头,在恐怖电影史上留名。 在最终对决,受到刺激的怪兽从圆盘展开成水母般的奇诡形态,追逐着大气球而去,更是深深击破巨物恐惧症的心防,也是克苏鲁控的巨大眼福。 看到有影评说:不在IMAX看这个电影,是对它最大的浪费。 这话让我突然发觉,原来对电影奇观深感雀跃满足的观众如我,某种程度正是电影里那些没有露面却又让主角们疯狂冒险的吃瓜群众嘛。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自己倒是很喜欢甚至享受,自己的内心被用这样的方式剖析出来。 就像不惜豁出性命也要拍到怪兽的每个角色,我喜欢恐怖片,愿意花很多时间去追逐新老电影里没看过的恐怖奇观。 这种感觉就是很爽啊,随你说它好还是不好,我可一点都不想要戒掉,能多一点更好。 干嘛不坐下来,享受这两小时的奇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