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场看完了电影,整场下来旁边那姐姐哭得稀里哗啦,后面一小哥中途出去买了包纸巾和一瓶可乐,受氛围影响当时打了五星,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不太值得,细细说来。
首先,这部电影有许多温情的细节,细腻的描绘,许多人能看哭也可印证这一点。我原本听了一期播客再来看的这一部电影,也许是期待太高,反而有些落寞了。其实她们生活的已经很美好了,当然这不是她们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我所知的现实比这残酷冷漠的多以至于无法与其共情。在此谈谈一些有意思的点。 第一,一些影评和观点是“反映了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缺失”“有些女权主义色彩”。恕我直言,完全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幸福美好的中产阶级家庭了,父母高知,婚姻幸福,这已经战胜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的家庭。当然,这也是一个很经典的传统的家庭,母亲应该是主要顾家的人,父亲长期外出工作,男主外女主内。而这父亲也算是一个很棒的父亲了,爱女儿爱妻子,虽然因工作缺失了陪伴但精神上不算缺失。女权色彩无以见得。 第二,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女儿冯济真幻象中挽着父亲母亲的手,在溪边行走,在考察石块,是回到了小时候的场景。她想要回到小时候。这让我想到之前看到一本书苏珊·奈曼写的《为什么长大?》,里面有一句话“成长意味着承认贯穿于我们生命始终的不确定性;甚至成长意味着,明明生活在不确定之中,却认识到我们必然会继续追寻确定性。” 越长大越会发现,世界是错乱的,无序的,不守规则的,这与小时候的所接收到的、所告诉的你“世界应有”样子完全不一样,这样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就有了一道巨大的裂缝,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它。日常中不能控制的事情越来越多,经历过的不合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内心却把它给合理化了,想着:现实就是这个样子的。失去了好奇心、想象力,人被磨得失去棱角。面对这道裂缝带来的一切苦难都需要承受、消化(当然也不一定消化得了),这会让人想逃回之前懵懂的状态,不愿面对。但是,怀旧也没有用,不愿做懦夫,也在寻找答案。 第三,父亲的死。政|治无所不在的影响着每一个人。一个人,普通人,若想过得好只有大时代好才能过得好,否则凭个人能力很难与时代对抗。很难保证“我”现在所想的是真的我所想要想的。不反思的人生很好过,毕竟用别人替自己思考比自己思考可是舒服得多的。处于被动状态是一件很舒服的事,个人也很难与制|度、文化、对抗,也难以反思,慢慢会沉入习惯的温床,还是那句话,人们以为习惯就是一切,却不知道习惯是一种连续性的死亡。 第四,阿尔茨海默病。这部电影美化的部分太多了,当然也不是导演美化,也许有的人过的就是这样的,而我看到的不是。这部电影美好的像是一个甜蜜又有些悲伤的梦,关于记忆消退,衰老,遗忘,而现实往往狼狈不堪。 在老家,笔者认识一邻居老人,阿尔茨海默病,中风几次。他平日自己住在一个二楼的房间里,一日三餐儿子来送饭,送完饭就走,交流无几。而他居住的那间屋子,屋前被前面的高楼挡住,昏暗无比,只有屋后,窗子里有阳光照入。日常他就搬一张椅子,坐在窗子旁,看楼下那清冷巷子偶尔走过的行人,以及望向那方寸的天空。他居住的房子有一股专属老人的臭味,地板潮湿,屋子没有空调,没有电视,也就一桌一椅一床一风扇,他行动已经不便,起身和坐下都有些困难,吃饭手也很抖,有时拿不稳勺子(已经用不了筷子)直接用手抓来吃。其妻已故去十年有余,认不出笔者,认不出儿子,认不出任何人,记忆消退无几,等待着,盼望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有一次我回老家,夜半散步,听见那间二楼的房间发出不明的喊声,听不懂的声音,却有一种急切、愤怒。犹豫些许,便过去看看,老人倒在地板上,撑大字形,嘴里在喊叫,近了便听懂了,老人在咒骂。我打电话给其儿子,我扶不起来。那是个寒冬,老人身着薄衫,如果无人发现,会怎么样呢?我多次想象,如果我是这个老人,这样的生活我又会如何?我痛苦不堪。所以我说,这部影片像颗糖,体面的包装精美的糖。 衰老,文化,时间,死亡,长大,社会,时代,这些都是宏大的命题,在此浅谈。 本篇影评为个人此时的看法,接受讨论不接受说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