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故事(全文在线阅读) > 鉴真六次东渡传佛法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广博的内容和深邃的韵味,还在于其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两条主线值得注意,一条是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另一条是中华文化向外国的传播。前面提到过的玄奘西行求法,就是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的典型事例;而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鉴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经过了六次艰难的东渡历程,为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鉴真出生于唐代的前期,俗家姓淳于,扬州(今江苏扬州、泰州一带)人。他的父亲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居士,因此他从小对佛教就感兴趣。14岁那年,经父亲同意,他在大云寺出家,法号鉴真。后来他又跟随师父道岸禅师去到洛阳与长安进行游学。在这一时期,年轻的鉴真对接触到的各门各派的佛家学说加以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佛学修为日益长进。与此同时,他意识到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因此他广泛涉猎语言文字、工艺技术、医学、建筑等各个方面的学问与知识,这也为他后来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26岁的鉴真学成归来,成为扬州大明寺的大师。由于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后来还成为扬州地区的佛教“宗首”。在这一时期,他除了进行讲授佛学、印刷佛经、剃度僧尼、修寺造佛之类的佛门活动之外,还积极参与救济贫苦百姓,创办了许多慈善事业,拯救了许多老百姓的性命。许多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称赞他“江淮之间,独为化主”。
在鉴真生活的时代,唐代的国力得到很大发展,达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顶峰。许许多多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人竞相来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毗邻中国的日本,在学习中国文化方面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会定期派“遣唐使”来到中国。在唐代初年,日本天皇进行了一次“大化改新”,其中对国家制度的设计基本上就是按照唐代的制度来进行的,其中的许多谋划,都是出自于曾经担任过遣唐使的人之手。
除了制度外,中国的佛教也是日本学习的重要对象,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十月的一天,有两个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前来拜访鉴真。在交谈中,荣睿说:“僧人众多,但是因为佛门制度不够完善,许多僧人都是被私自剃度的,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管理起来十分困难。”“这个不难,”鉴真说:“只要有完整的受戒制度就可以。老衲也是先从沙弥做起,然后先后通过了菩萨戒和具足戒,才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
普照叹了口气说:“大师所言甚是。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派我们二人跟随遣唐使来到大唐访求高僧。我等听说大师您佛法高深、慈悲为怀,所以这次特地前来,希望能够劳烦您跟我们去一趟日本,教授受戒事宜,弘扬佛法,普度众生。”鉴真看两人态度诚恳,想了想之后说:“此事功德无量,老衲怎能推辞?只是此事干系甚大,请容老衲与弟子们商量一番,等有了结果,再告知二位。”两人非常高兴,千恩万谢地告辞了。
很快,鉴真将自己的弟子们召集起来,将两位日本僧人的请求告诉了他们。他说:“日本国与我大唐一衣带水,而且笃信佛教,据说有个日本王子就是南岳的慧思禅师转世而生。为师还听闻日本的长屋王子崇敬佛法,还曾经亲自向大唐的僧人赠送袈裟。为师今年已经54岁,按理说应该守着青灯古佛,不应再饱受风尘之累。但为了弘扬佛法,为师还是决定东渡日本,你们谁愿意跟随为师前去?”听了鉴真的决定,徒弟们半天没人说话。过了很久,弟子祥彦说:“师父大慈大悲,弟子五体投地。但是日本远在海外,只能乘船前往。而海上波涛汹涌,而且随时会有大风,情况实在是变化莫测,一不小心就会船毁人亡。弟子听说之前有许多高僧也曾经东渡日本,但是绝大部分都葬身鱼腹。望师父三思!”“师兄说得对,”另一个弟子也说:“而且据弟子所知,现在朝廷严禁私自出国。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师父声名远播,实在不值得为此毁掉自己一世清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