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上部第十四章(3)
时间:2022-11-2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梁晓声 点击:
次
颜副司令员就沉吟起来。
周秉义又说:“某些人都能从画骆驼、画虎、画猫头鹰、画松树和山 水的画中看出什么别有用心,什么动向来,他们是不可不……”
颜副司令员又打断道:“别往下说了,你替我改。”
那件事给颜副司令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谢副司令员回到沈阳军区不久,周秉义所在的师收到了由兵团总司 令部转来的沈阳军区的调令:调周秉义前往沈阳军区报到,从报到之日 起,即由知青干部转为正式军人,听候军区的工作安排。
一石击起千层浪,此事在师部炸开了锅,连日里议论鼎沸,说什么 的都有。最伤害秉义的说法是,看不出一向正人君子般的他还特善于溜 须拍马走上层路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以达到目的!才陪了沈阳 军区的一位副司令员十来天啊!多大的能耐啊!多高明的手段才能如愿 以偿呢?背后这么说的人,基本上也都是知青干事、参谋什么的。
那些日子里,周秉义备觉聚蚊成雷、人言可畏的压力。
但是他连自我辩护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师部领导们没正式通告他。
师部经由兵团总司令部转给沈阳军区一份公函,以工作需要为由,试 图予以回绝。
然而,师长接到了颜副司令员的电话。
颜副司令员说,谢副司令员的秘书另外任职了,正在物色秘书。老 战友向自己要一名知青副处长,自己必须照办。最后,他说:“愿意放人 得放,不愿意放也得放。”
于是事情明朗化了,师长亲自通知周秉义。
实际上,师里的领导们绝无阻止周秉义好事成真的想法。发现一名 可以被培养成干部的知青苗子并培养成了副处级干部,也是让他们颇有 成就感的事。周秉义将全师的基础教育工作抓得卓有成效,他们是因为 惜才而不愿人才流失。
师长让他看了调令,调令中注明了若干要求,其中一条是“社会关 系纯洁”,不“纯洁”的社会关系对象中包括“走资派”在内。
周秉义把调令放在桌上后,波澜不惊地说:“容我考虑一下。”
师长问:“几天? ”
他说:“五分钟。”
他需要独处五分钟,并不是必须考虑,而是必须平静一下心情。尽 管那份调令让他的人品饱受争议,但它毕竟非同寻常。如同通往阿里巴 巴藏宝洞的路线图,当真的属于某人时,不管是谁,十之八九都会觉得 此前所经历的任何不快都根本不值一提。周秉义并非那十之一二的不凡 之人,那份调令仿佛不是一般的火炮,而是一门特大口径穿甲弹重炮。哪 怕他是一辆虎式霸王坦克,也随时可以一举击毁,不,是将他头脑中关 于人生的全部理念轰得灰飞烟灭。那些理念是他的人品“工事”,他此 前一向凭此工事宠辱不惊,不卑不亢,现在却面临有生以来最严峻的人 品威胁一恰恰又是欣赏他的工作能力,更看重他人品的两位老首长造 成的。
站在走廊里掏出了烟的周秉义,紧巴得手都不听使唤了。他所面临 的事好比如今一个小彩民中了几千万的头彩,但若要将那几千万打到自 己银行卡上,首先得下决心自断双臂或双腿。郝冬梅早已成了他人生的 另一半——此事搁谁身上,大约都会紧巴得扛不住。
那一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已有七个师六十余个团四十多万知 青,全国已有一千多万知青了。当一位可敬的老红军、开国少将、大军 区副司令员的秘书,不要说在四十多万兵团知青中,就是在一千多万全 国知青中,又能有几人如此幸运呢?自从“上山下乡”成为全国性的轰 轰烈烈的运动以来,还没听说过有哪一位知青像他这般幸运!
他忽然理解了那些对他的人品的侮辱和攻讦之词,也顿时对周围的 嫉妒一概予以原谅了。天下知青皆属同类,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更是 如此。别说自己只不过是师部机关的一名知青,即便是兵团总部的知青 那又怎样?不错,你坐办公室了,你不必风里来雨里去地干农活,但你 不还是非工非农非学非军、身份不伦不类的知青吗?你不是与任何一名 兵团知青挣同样多的钱吗?
大家都只不过是知青一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中虽然产生了 干部,但是并不被普通知青看得多么不普通。副处长周秉义的工资依然 是三十二元,仅就工资而言,他还属于弱势群体。干农活的知青节假日 加班有工资,机关知青却并不享受这一待遇。
不伦不类的身份,让知青们长期找不到归属感,自然也就几乎全无 所谓身份认同感,所以都盼着招工、参军、上大学的机会青睐自己。机 关知青信息渠道多,离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权力场近,故种种钻营现象 屡见不鲜。而要达到目的总得付出点儿什么,经常付出的无非便是政治 品质、人际道德、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爱情或别人的“地下爱情”——很 有些人通过公开或不能公开、正当或不怎么正当的途径和方式摆脱了知 青身份。为了稳定知青们的扎根意识,各师团都制定了自己的土政策,共 同的一项便是,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的知青,原则上不轻易放走其中一 方。把关严的师团干脆将“不轻易”直接执行为“不”,将确定了恋爱 关系干脆解释为发生了恋爱关系。因为已发生过几起这样的事件,一方 没走成,遭到了另一方的伤害;一方前脚走了,另一方想不开疯了或自 杀了。既要恋爱,又要不丧失能走的良机,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两全之 想,迫使某些知青将爱情当成一件秘而不宣的地下事业来进行。他们预 先达成了海誓山盟协议,两人中谁有机会走,但走无妨。走的一方不可 变心,没走的一方应守身如玉,专一地期待大换班即全体知青返城,于 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姑且不论他们的协议靠谱不靠谱,单说将爱情的地 下事业秘密进行到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绝密程度,便委实不易。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