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后讨论 —法国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环境完全不一样,我们追求的是数学、科学的成功,忽略哲学、文学之类的东西,从小被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知道对方是学哲学的就会想“哲学有什么好学的?哲学也值得学吗?”我们对哲学的观念完全不一样。
—他们在饭桌上谈论的哲学话题是和影片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他们谈到了先验综合判断和康德,先验指的是存在于经验之前的知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讨论了这个问题,通俗来说,这本书讲的是关于思考、关于理性本身的反思。先验也可以被理解为人作出判断的前提条件,或者说是心理上的“习惯性”,结合影片来看,主人公们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他们看似在反思,每个人不断地谈论自己的想法,仿佛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他们做出判断的大前提却从来没有被察觉到,换句话说,那些先验的东西被忽略了。比如说电影中的爸爸,我认为他是一个很花心的男人,他想既然自己的小女友已经准备离开自己了,那么自己勾搭让娜是没什么问题的,爸爸认为是娜塔莎在撮合让娜和自己,但是在后面的影片中大家也看到了,娜塔莎坚决否认自己在撮合他们,然而在我们观众看来,娜塔莎又仿佛真的在撮合让娜和父亲,只是她自己的理性不愿承认。对于电影中的哲学老师,她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她的家被表妹“占领”,她本打算搬回家却说自己只是拿个东西就走,过几天再回去看看,发现表妹还没走,她又说自己只是来放东西;她总感觉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比如在娜塔莎家,她感觉自己是闯入者。 —我认为她在用外界的观点、道德束缚自己,让娜也许真的和娜塔莎的爸爸一见钟情,因为娜塔莎问她是否排斥的时候她说没有,但可能她只是觉得这不符合正常道德规范。她是哲学老师,在我看来她的理性导致她用外在的视角看待自己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说娜塔莎对父亲的女友不友好,她很客观地劝娜塔莎,她甚至试图弥合他们之间的嫌隙。她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突然如其来的感情,她只是在用外部的要求去约束自己,她的本能和理性在斗争。 —找到项链的情节,其实是打破思维的墙,打破固有认知。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一个闭环,找到项链使每个人都打破了自己思维的闭环,不要总坚持自己的想法,有可能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这又回到刚刚讲的认知的哲学问题上,我认为我好像是公正地做判断、合理地推测,但其实我是带着主观情感的,我是在恶意地揣测他人。 —这就是认知的局限,你要学会去多思考一下,当你不能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事件存在的多种可能性,不要总把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当成客观事实。 —就像让娜认为娜塔莎的父亲是花花公子,就像父亲认为女儿把让娜留下来就是要让他发展新的感情,事实上有可能每个人想的都不是事实。 —让娜自己虽然总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但她也未必客观。 —让娜最后流眼泪了,她自己意识到了自己认知的局限。 —这部电影引发我们最大的思考是,我们看待、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放下成见,拓宽思维。女主人公就是悟到了这一点,她觉得自己有收获,关键是两个女孩都和自己和解了。 —两个女孩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她们在共同朋友的聚会上认识,娜塔莎直接邀请她回家跟自己一起住,他们之间的信任感从一开始就迅速建立起来,但是当他们的关系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他们对事物的看法限制了自己。 —她刚才提到一点我不是很认同,她说女孩的父亲是花心的人,你怎么看,从男性角度出发。 —那得看事情的因果。如果真的像他说的,他的小女友已经有了下家,在我看来他的出轨就是合理的。 —这还是很中国式的评判,还在道德的范畴之内。 —如果人家没有找到下家,你用假设性的判断进行有罪推定,那就不合理了。人家没有下家,你也不能有下家,这才是公平的。 —你还是用了一种比较常规的充满道德约束的方式去看待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你不太相信他们会一见钟情是吗?因为他们年龄差那么大,或者说你没有看出来。 —我难以看出他们爱情的美好之处。 —她的父亲一直是寻寻觅觅的,但是我觉得他们两人是精神上互相契合的。 —这个问题是发散性的,究竟是或不是,可以从多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