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心理——合群还是不合群,这是个问题(4)
时间:2022-12-2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鹏华 点击:
次
当人们把自己埋在人群中,个人意识就会变淡薄,因而不会注意到周围人的眼光,认为自己可以做没有束缚、喜欢的事情。因此,原本性格内向的人,可能会变得很疯狂,原本不爱说话的人,可能会变得话语滔滔不绝。
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经以女大学生为研究的对象,进行了一项恐怖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这些女大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而另一组人则被蒙住头,别人看不到她们的脸。由工作人员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发出指示,让她们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是电击。实验结果表明,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由此可见,有时去个性化会让人变得更加冷酷。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高楼顶上有个年轻人要跳楼自杀,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至,警察也在为挽救生命而苦苦劝说,就这样僵持了几个小时。而高楼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叫“快跳哇”,接着,其他人也跟着开始起哄,最后在众人的“怂恿”声中,年轻人突然不再听警察的劝解,纵身一跃,生命也消逝了。在这种情境中,这些看热闹的人们是典型的去个性化代表,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隐匿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在去个性化的情境中,人们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断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
心理学家认为,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具备两个条件:匿名性和责任模糊。匿名性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个体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无视法律而做出一些平时自己一个人绝不会做出的行为。责任模糊是指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集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参加者人人有份,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承担罪责,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
【心理·经典解析】
对于“去个性化”这种一心理现象,我们要辩证地分析看待,既要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又要克服其消极的一面。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小、害羞的人,希望改变自己的性格,不妨多参加一些热闹的、激烈的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席卷入其中。很可能平静下来之后,你会惊讶于自己的表现,发觉自己性格中原来也有外向、开朗的一面。
5.贴上“著名”的标签会让人对你刮目相看吗
在心理学上,名人效应就是随着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各种引起人们关注,对事情的发展有着极大推波助澜的影响力的效应,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们通过模仿名人们的心理现象的过程,统称为名人效应。
——心理秘密
如果有一些人想要认识你,但是其中的一个人说他就是某位明星的亲戚,或者说是某位著名的企业家的儿子,那么你会不会对他刮目相看呢?即使你不会因为这样就对他刮目相看,那么至少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如果你所崇拜的一位名人在某一天拍着一位年轻人的肩膀对你说:“这个年轻人很聪明,很有能力,将来会很有前途。”如果你听到这样的话,会不会也同样地觉得那个原本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年轻人真的是深藏不露,真的如同你崇拜的那位名人所说的“很聪明、很有能力、很有前途”?实际上,在日常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给自己的大学心理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对同学们说,他请到了一位很有名气的化学家来现场。然后他就把那位化学家请了出来,让他发言。这位化学家对同学们说,他刚刚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并且这种化学物质至今还没有被人发现过。这种化学物质具有一种强烈的刺鼻的气味,但是却对身体没有害处。化学家说完后,便拿出了一个瓶子,打开了瓶盖,然后表示希望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嗅觉。过了一会儿,化学家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站起来。果然有不少的同学站了起来。然而实际上,这只“瓶子里”面装的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蒸馏水罢了。而这个所谓的“化学家”也只是心理学家从外校聘请而来的德语老师。可见,同学们从心理学家那里得到了关于“著名”“化学家”“权威”等字眼的信息之后,从心底接受了老师的暗示,因此潜意识里觉得化学家知名度高,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对他说的话也是深信不疑,从而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判断,产生了一种信服的盲从的状态。这就是名人效应对人们的影响起到的巨大作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