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续上一条,三毛的文风,基本也可以说是“青春疼痛文学”,换言之,就是70末-80初一代人的郭敬明。青春疼痛文学的特点是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大过一切,受全世界的欺负,而且身体还有各种毛病(字面意义上的“疼痛”)。谈恋爱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时身边有各种各样极品或者奇葩的人和你作对。三毛这里,我马上能想起来的就是:婆婆大人、阿雍的“芳邻”们、女佣玛利亚(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喜欢《闹学记》里的call back:三毛把荷西在婚礼那天穿的衬衫送给了玛利亚)。不过回到第一条,这大概是一种漫画式的虚构。《三毛:沙漠新娘》里,荷西的姐姐和母亲都很在意这件事,并声称她们对三毛特别好,根本不是书里写得那样。 四、三毛的文学成就——可以说没什么。说到底,三毛也就是个……流行作家。可能她最重要的作品,除了《回声》的歌词,大概要数《滚滚红尘》的剧本吧(多说一句,李安拍《色戒》,肯定参考了《滚滚红尘》,这点当年我写影评时候提到,后来看戴锦华老师也持相近观点)。今天来说,三毛的文学史意义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是跨媒介写作,除了报刊“散文”之外,三毛还介入了在文学界相当重要的“民歌运动”(代表作除了脍炙人口的《橄榄树》,还有《一条日光大道》)。第二当然是女性写作,华语文学里论影响力,三毛也是前十的女作家。第三则是广义上的“留学生文学”和今日的“旅行文学”。旅行文学不必说了,留学生这个可能经常被忽略,但是仔细想一下,三毛先后留学过德国和西班牙,后来在美国也算是“留学”(《闹学记》)。实话说,经典版本的14卷三毛文集里(按:《回声》出版时,副标题是“三毛作品第15号”),我读过最多遍的还要算是这本《闹学记》。也算她是风格大成时期的作品,通透潇洒,而且带着一种蛮高级的幽默感(比较一下《撒哈拉的故事》就一目了然)。此处再推荐一下《闹学记》,虽说仍不免玛丽苏,但前半写美国社区大学真是有趣(顺带还可以看看移民/离散这个高级主题的处理),后半写在西班牙处理自己家当,那种微妙情绪的把控,加上前面十几本书铺垫过的诸多人物的“返场”,读来真是令人感动,这本书可谓是三毛的生涯最佳作品。 五、三毛成功的原因,虽然“大女主”“玛丽苏”“青春疼痛文学”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也是最一目了然的原因,当然是“异域风情”。其实无论是在1970年代的台湾还是1980年代的内地,西班牙就足够exotic了,更何况西(属)撒哈拉、加纳利群岛这些地方,哦当然还有南美洲。三毛的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呢,你知道阿尤恩是哪儿么?——就是“阿雍”啊;再比如我自己是花了好大力气才意识到“丹娜丽芙”就是“特内里费”。说到这些译名,你知道荷西就是西班牙最普通的男名之一何塞(José)么…… 六、三毛的影响:三毛无疑在台湾1970-1980年代和大陆1980-1990年代有着现象级的影响力。对大陆而言,三毛一人就能占去一小半“开眼看世界”的篇幅。想当年《正大综艺》的“世界真奇妙”栏目几乎包办大陆观众在电视渠道上的世界想象,到文学这边,那还真要数三毛的精彩文字。不说别的,单说《我的宝贝》,其实大半都是地摊货级别的旅游纪念品,但最早读那个没有插图的版本时候,真是觉得这些东西都很迷人,等看到图了之后……三毛写物件都能写的如此精彩,何况是写旅行见闻。可以说,三毛就是那个定义了“远方”的人。看看她自己下的定义吧:“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问一问你的心,只要它答应,没有地方是到不了的那么远。”(《远方》,三毛词,王新莲曲,齐豫演唱) 七、三毛的意义:今天想想,三毛的生活方式其实感召了一大批华语世界的年轻人,很多人跟她学习了旅行、写作和爱情。说大一点,三毛笔下的世界,曾经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世界,但从世纪之交开始直到最近,这段全球化的红利,在中国大陆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稍稍花点力气,还是可以去“自助游”的。就想想疫情前那几年,有多少人“在路上”?虽说如今的驴友圈子也不比以往,但这里面有多少前辈曾经受到过三毛的感召,有多少路线或者旅行方式又可以追溯到三毛的那些文字,这,都很难一点点地捋清楚了。 回头说《三毛:沙漠新娘》这部片子,应该说编导是下了很大力气的,结构上用立陶宛版的《小王子》和三毛音频资料(主要是《回声》里的独白)、文字摘录(西班牙语版)为节拍器,又调用包括《滚滚红尘》在内的一系列台湾电影来作为影像资料;档案方面则包括三毛家和荷西家的各种家庭档案,采访到的除了两家亲属之外,还有小丁神父(丁青松)、严浩、林青霞、齐豫、以及不少西班牙友人,甚至三毛最后有婚姻之约的“神秘爱人”。此外还有大量新闻报道和演讲视频片段,甚至包括三毛大陆之行的素材。编导们也算熟读三毛文集,各处摘录无不妥帖,甚至能cue到动画版的《三毛流浪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