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尊重+平等:奏响亲子交流的和谐圆舞曲(4)

时间:2023-03-1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艳丽 点击:


    一位华人做客澳大利亚的朋友家。周末大家在一起吃晚饭。当家里两岁的小男孩吃饱后,就到处乱走。孩子的母亲也随即离开餐桌跟了过去,走到孩子面前,蹲下来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应该到那边离餐桌比较远的地毯上去画画?”孩子听到母亲建议般的提示,很高兴地就跑到那边自己玩去了。

    还有一位旅居国外的华人一次请朋友到他家做客也观察到了这一点。那个朋友带来了他的两个孩子,当他们准备一同乘车去超级市场的时候,4岁的儿子因为姐姐先上的车而显得很不高兴,这位朋友看到之后,就在车门口蹲下来,两只手握住孩子的双手,目光正视着孩子,很诚恳地说:“罗艾姆,谁先坐上汽车并不重要,对吗?”小男孩看到妈妈这样跟他讲话,会意地点点头,就钻进汽车和姐姐坐在了一起。转天大家又一起去公园玩,这个小男孩在公园里跑跑跳跳,不小心摔了一跤,眼泪在他的眼睛里滚动着要流出来,这位朋友看到这样的场景,很自然地蹲了下来,亲切地对儿子说:“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是不是?你已经成为大男孩了,对不对?”孩子听她这样讲,马上就不哭了,又站了起来,很自豪地玩去了。这位华人看到这里,就问为什么要蹲着和孩子讲话,朋友告诉他:“与孩子说话当然要蹲下来呀!他们年龄小,还没有长高,只能大人蹲下来,才能平视着说话。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同我们说话的。我们认为,孩子也是独立的人,因为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我们就应该蹲下来同他们说话。”

    千万不要小看与孩子说话时蹲下来这个很小的动作,它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我们一样平等。如果家长坚持这样做,很快就会改变对孩子命令的态度。很多人不重视动作,认为这些都是形式而已,其实这些形式也会慢慢地影响人的内心。

    在韩国,人们盛行见面行鞠躬礼,而且是90度的鞠躬,非常正式。后来有人专门对此提出一个命题,为什么要这些礼仪,这些很表象的东西究竟有什么样的必要?后来通过做实验了解到,一个经常不鞠躬的人,让他习惯鞠躬之后,他就会感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为人会更加谦和,并且感到自己即便是想和别人发脾气的时候都做不到了,很神奇。

    同样的道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看似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长时间的坚持,相信家长会发现自己不再对孩子用命令的口气说话了,而是改成了商量的口吻。而孩子也会更乐于和父母配合,亲子之间更加默契。是否和孩子蹲下来说话,这只是一个方式,更重要的是在父母心中,孩子是否也同样拥有独立的人格,这个小小的举动折射出更深层的道理:以平等的姿态才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

    著名的教育家黑幼龙曾经谈及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一件小事。有一次他和女儿黑莉莉说话,女儿对他说:“只有这一次和你说话,我感受到了父爱。”黑幼龙很奇怪地问她原因,女儿说:“只有这一次我们交谈的时候,你在用目光正视着我。”看,和孩子的目光交流也很重要,孩子可以从你的眼神中独到你的内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经常看到父母站在那里,大声地呵斥孩子:“快过来,别乱动!”“一边去,别烦我”。父母的姿态看似很威严,可是在孩子的心目中,肯定是一点都不可敬。还有的父母回答孩子的问话经常是头都不抬一下,只顾忙自己的,没有照顾到孩子的心理。

    您是否愿意与孩子蹲下来交谈呢?您觉得有必要维持家长的威严吗?您有没有发现孩子不愿意与您敞开心扉呢?如果发现孩子不想和您交流什么,那就要先做自我反省了。

    育才方案

    父母的教育应尽量的人性化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在与孩子交流时要平等,在此基础上才会努力地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这种平等的关系会使孩子愿意同父母交流,并能听得进父母的说教,这是做好子女教育的首要条件。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尽可能地多一些人性化,从子女容易接受的事和有关的问题出发,给他提建议,让他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和不断地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而且只有那些能够得到父母的尊重与爱的孩子,才会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爱别人。放下长辈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交谈,而不要总给孩子“高高在上”的压迫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