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镇(第二十三章 老杨)(8)
时间:2023-04-0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陈世旭 点击:
次
他从不知什么地方翻出了早已废弃的犁,到别的乡去借了一头牛来,把自己院子的空地耕了个底朝天,种上了好几个品种的瓜果菜蔬。儿子们群起反对:菜地一上粪,太阳一晒,屎臭尿骚。
“怕臭你们莫来,我又不请你们。不要忘记你们一个一个都是屎尿里爬大的。到如今,城不城,乡不乡,土不土,洋不洋,不像个鸟样。”
殷道严骂。依旧很利落优美地挥舞着粪瓢子。
好在院子外面,一边是马路,一边是将军山庄的树林,没有外人来干预。院子的围墙又高又厚。在北京开会时,殷道严特地留意了紫金城的围墙,心里默下了尺寸。
殷道严喜欢这个院子。这之前,他盖了好几回屋,按顺序,分别留给了儿子。到这一回,他才是真正给自己造了养老的。
他是真老了。一盆火烧得再旺,也总有熄的时候。他的日子也快到头了。年轻时候他喜欢寻相好。那时候虽说是大队的天王老子,也多少要动些心思,打点些小恩小惠。如今将军山庄做桑拿按摩的细妹子水葱一样,个个都等于是他园里的菜,他想掐就掐。他却力不从心。弄得那些没有顾忌的细妹子在背后笑他是“送信的”,才到门口就完事了。他有些伤感。上了车往省城的机场去的路上,他把手机贴在腮帮子上,不停地跟家里人打电话,问老太婆喂猪了没有,喂鸡了没有;问几个孙子过早了没有,拉屎了没有,拉了,是干是稀,是多是少,是长是短……”问得一边开车的司机哈哈笑起来,差一点撞人。
殷道严结束考察回到北京给家里人打头一个电话,一开口就大叫大喊:“这回是受足洋罪了。”
使他受罪的其实是他自己脚上的鞋子。他是打赤脚长大的,经年累月光着一双脚板子,地上晒得滚烫也好,结着冰雪也好,都一样。最早是因为穷,后来就成了习惯。一双脚板又黑又硬,竟比牛皮鞋扎实。再后来当了干部,当了劳模,常要出入一些庄严场合,不好老是光着脚板子,但又受不了鞋子的拘束,就穿了踏板子:把两片木板子,削成脚板的形状,靠头前钉了半环胶皮,就使他文明了许多。但还是有些地方连踏板子也禁止人内,他还是难免尴尬。公社化的时候,他成了全地区的劳模。开发奖会那天,工作人员因为他趿着踏板子,死活不让他进会场。后来台上等得急了,派人下来找,把工作人员克了一通。地委书记在大会上宣布,至少在全区范围内,殷道严可以穿着踏板子进出任何他需要进出的场合。这给予了他穿踏板子的特权。
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木头的踏板子也终于不能为社会见容,只好不得不去买了一双塑料泡沫拖鞋,总算是有了一点现代气息。至此,也是他保守赤脚传统的最后一道防线。任谁也无法突破了。
这便成了他的一个显著特色。
电视台老董的儿子拍他的专题片,先是一个自然景物的长镜头,然后是他的“奔驰”车迎面驶来,刹住,然后是一个大特写:闪闪发亮的车门从里面推开(殷道严坐车喜欢坐前面,跟司机并排,并且他从不让司机给他开门),渐开的车门底下伸出一只脚,裤腿挽到小腿以上,又黑又粗,脚板上趿着一双已经老化变形的塑料拖鞋。然后就是他穿着这双拖鞋进行的各种活动:察看农田和村办企业,接待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来访者,召开干部会,慰问敬老院……他的趿拖鞋的赤脚不时在这些镜头中间显现出来。片子结尾的画面是一条宽阔的大路,大路的尽头是一轮巨大的红日,殷道严裤腿挽得高高的,赤脚趿着拖鞋,向画面深处的红日走去,又一个逆光特写:那双在宽阔的大路上坚实地拍打着的拖鞋渐渐融入灿烂夺目的阳光。
这专题片后来在全国的评比中得了奖。
殷道严的赤脚趿拖鞋终至成为一种风范,一种象征,许多记者、作家以此大作文章,大歌大颂“踏板子精神”,又使这许多的记者和作家也大大地出了名。
可惜的是这踏板子却走不出国门。这回考察团去的是英国,参加的人大部分来自乡村基层,又是头一次出国。事先特别宣布了外事纪律,对衣着也有具体明确的规定,说是服饰有民族风格是可以的,但拖鞋跋袜、光脚板子绝对不行。说话的是个带金丝眼镜的小白脸,一身上下好像刚刚从熨斗底下熨出来的。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特别地看着殷道严。又特别加重语气说:英国是个特讲究绅士风度的国家(说“绅士风度”的时候他先说的是洋文,然后又自己给自己翻译),我们是代表国家出去的,要讲国格,也就是国家的面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