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阅读与人生(4)

时间:2023-04-12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周国平 点击:


    同样是网络化时代,我相信中国的网民是全世界最多的,欧洲有许多人不上网,宁可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人家那个阅读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不受流行媒介的支配。所以,要说全民阅读,我们还差得太远。

    读什么书

    第二个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重视阅读了,要尽量把业余时间用来读书,那么我告诉你,其实一个人所能读的书是很有限的。我这个人可以算是以读书为职业的,一辈子在读书,读书就是我的工作,尽管如此,我也觉得有很多好书我可能来不及读了。既然是这样,一个人怎么还能把时间浪费在读那些较差的书上呢?我是指那些平庸的读物,我不说所谓的坏书,比如诲淫诲盗的书,奇谈怪论的书,那些书对你没准还是一个挑战,而平庸的书什么挑战都形不成,完全不能激发你的思考,读了以后一点收获都没有。不要以为平庸的书无害,世界上平庸的书实在太多了,它们占据了数量的优势,你一不小心就会落在它们的范围里。它们真正是在害人啊,不但占用了你本来可以读好书的时间,并且使你在精神上变得和它们一样平庸。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要去读那些好书。我说的好书主要是指那些经典著作,或者说它们起码是有定评的好书。如果你养成了读好书的习惯,经常读那些大师的书,你就会知道,它们和平庸的书的差别真是一条鸿沟,完全不一样,你回过头再去读那些平庸的书就读不进去了,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那么什么是经典著作呢?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所谓经典著作就是那类谁都希望自己已经读过、但是谁也不愿花力气去读的书。这当然是调侃了,但也说出了多数人心目中经典著作的两个特征,第一是听说它们重要,第二是觉得它们难读。我比较欣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下的定义,他说经典著作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你初读的时候感觉好像是在重温,似曾相识。因为什么?因为它们谈的是和每个人都有关的问题,是人性和人生的问题,你多少也想过,所以会感到熟悉。第二个特点是你重读的时候感觉好像是初次读到,仍然有新鲜感,仍然有新的发现,它们是一个宝藏,可以让你不断地挖掘,它们和你之间会不断地发生作用。我觉得他说的这两个特点和我自己的感受非常吻合,我也是这样感觉的。

    我自己是比较喜欢想人生问题的,人生的意义,生和死,爱和孤独,等等,在读经典著作的时候,包括哲学著作、文学作品,就会感到惊喜,原来那些大师也在想这些问题,而且许多想法是相通的。实际上这些问题人人都会面临,人人都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所以我觉得读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可是如果你平时很少想这类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你读那些书的时候就不会有感觉,就读不进去。这里面真的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关注自己的灵魂生活,才会和大师有共鸣。你为什么会喜欢一本书?是因为你和活在书中的作者的灵魂有一种亲密的关系,我称之为精神上的亲缘关系,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你的灵魂觉醒了,你灵魂中本来有的东西,你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在读的过程中被唤醒了,这种感觉特别好,这是我们喜欢一本书的理由。

    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要去读那些最好的书,那些能够唤醒你的灵魂的书。我的经验告诉我,经典就是这样的书。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书籍如汪洋大海,你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辨别哪些是好书是很难的,我也做不到,你可能翻了很多书才发现一本好书,浪费掉了许多时间,所以一个最节省的办法就是读经典,在已经有定评的好书的范围里寻找。

    其实我自己是走过弯路的。我从小喜欢书,尤其到了上中学的时候,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书,其实也不是零花钱,我们家里不宽裕,是给我从家里到学校乘公共汽车的钱。我把这一点钱积起来,新书买不起,那时候旧书店里有很多书,我看中了一本书,就天天去看那本书还在不在,直到钱够了就把它买来。到大学以后,我就把学校补助发给我的饭票都退掉,不吃菜,光吃窝窝头,把菜钱省下来买书,就这样买了几百本书。可是,很长的时间里,我并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有一个经历使我对外国文学名著望而生畏。小学快毕业时,我家住在上海人民广场一角的一个大院里,离上海图书馆很近。我经常经过那个地方,那时候最神往的就是能进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的梦想。但是小学生是不能进的,等啊等,等到拿了初中的准考证,可以进去了。我借的第一本书是雨果的《悲惨世界》,那时我十一岁,坐在阅览室里翻开看,结果很悲惨,根本看不懂。在那以后,很长时间里不敢碰外国文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