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巨擘的相遇(2)
时间:2023-06-1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夏海涛 点击:
次
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赢得了鲁人的敬重。这是他第一次和齐鲁大地发生联系。在他走进曲阜的时候,孔子不足8岁,正在经历自己的童年时代。两个大家似乎擦肩而过。
在这次出访中,季札以自己优异的表现,让中原认识了吴国;与此同时,他也把周乐引入吴国。
三
29年后,他再次出访齐国。遇见了后来被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那一年,季札61岁,而孔子36岁。
这年夏天,季札带着自己的儿子出访齐国,在归途上,他的大儿子意外去世了。写到这里的时候,历史闪进了黑暗中,我们已经无法拉开灯照亮当时的情景。有人说也许是吴王的公子光为夺取王位在刺杀吴王僚时的暗杀计划的一部分;有的说,也许是真的因为生病而亡,总之在路途中,季札失掉了自己的大儿子。
他做出了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就地埋葬。就这样,位于赢博之间的山东省莱芜口镇垂杨村,见证了两位大儒的见面。
《礼记·檀弓下》记载了当时的情景:“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因为素闻江南大儒季札是吴国最知礼数的人,所以孔子要前往观看葬礼。
他们开挖的墓穴很深,但深不致地下的泉水冒出。下葬的时候,死者没有换华丽的服装,只穿平常服装。灵柩放下掩埋,大小恰好掩住墓穴,封土仅及半身,人俯身就可以摸到。送葬者褪下左袖,从右边环绕墓茔三圈,边走边哀号:骨肉回归大地,这是命运,但魂魄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没有到不了地方。说完后季子就离开了。
历史已经隐在了时光深处,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季札是如何忍住悲痛,绕土堆而行走的,也无从知道,当他大声喊出:魂归尘埃吧,他的内心是何等的苍凉和无奈。或者,他已经参透了生命的意义?为什么在白发人送走黑发人后,能够淡定地转身离开?
整个葬仪既简朴又隆重,完全符合周礼,在旁边观看的孔子忍不住盛赞:“延陵季子之于礼,其合矣。”
及至孔子在他后来的岁月中痛失爱子爱徒的时候,似乎没有那样淡定。孔子70岁的时候儿子孔鲤死、71岁的时候颜回死、72岁的时候子路死,孔子悲痛“恸哭”“哭于中庭”。
圣人的恸哭,让我们看到的是“圣”背后真情袒露的人性。
四
关于孔子与季札交往似乎就仅此一次。但是在孔子老年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很有意味的故事:孔子与他最喜爱的门生颜回一起登上泰山,师徒两人站于峰顶,朝东南方向极目远眺,孔子竟看见千里之外的苏州城阊门外拴着一匹白马。孔子指着远方问道:“你看见吴地的阊门了吗?”颜回说:“看到了。”孔子又问:“那阊门外有什么东西呢?”颜回凝神又看了一阵,说:“有一匹白练,白练前有生蓝。”孔子抚摸了一下颜回的眼睛,说:“这哪里是什么白练和生蓝呀!这明明是白马和马吃的草呀!”
每每读到这里,我就会想起孔子,站在天之下、山之上的孔子。
孔子站在泰山上看到了什么?
望吴?他望见了的仅仅就是吴国的首都吗?那个时候,隐居在常州的季札应该还健在。
还有那匹白马,究竟象征着什么?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所以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不像颜回只看到局部,他看到了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孔子将世界尽收眼底。不是因为山高让视野开阔了,而是因为人的胸襟打开了。那用的是诗人的天目,更是哲人的博大情思。
五
“季札三让”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宽厚、诚信、礼让、睿智的美德。但是并没有感化吴国的国君,他们照样穷兵黩武,季札的三个国王哥哥中两个都是横死,后面的吴王阖闾是战死,吴王夫差更是战败自杀并灭国的。
同样,孔子周游列国14年,也没有阻止任何一场战争。但是,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思考和身体力行的做法,最后都融入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基因中。
历史的传说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美好的结尾。《上博楚简》中记载,孔子在赞叹季札让国时,连声夸赞说:“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
据说,在季札去世之后,孔子为他写下了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这十个古篆。但历经千年,今碑之字已不知其真伪。无数个史学家考证过:孔子从未到过吴越之地,那又如何能为季札题写墓碑呢?其实千百年来,这只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真实的想法,他们期待着两位巨擘惺惺相惜,他们只不过假孔子之名,书写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梦而已。
有梦的民族,是长久的……
首发于《鸭绿江》2015年第7期,《散文·海外版》2015年第5期选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