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民生散文选本(全文在线阅读) >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郭文斌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这是我做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时脑海中一遍遍闪过的句子。2014年12月26日,《记住乡愁》开播通气会在梅地亚中心举行,到了现场,我才知道,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开播了。
这真是一出再好不过的元旦献礼。
中宣部领导和中央电视台台长到会讲话,听得出,他们都很激动。
看着一出出唯美又感人的样片,我再也止不住热泪,心里充满了对决策者、支持者和拍摄者的无限敬意。
大地和岁月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华夏儿女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尘封了百年的传统文化实体,将以百集纪录片的形式重回岁月和大地。这无疑是民族之福,社稷之福。文化虚无主义者,如果认真看完这些节目,一定会走出虚无;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人,如果认真看了这些节目,一定会重新找回民族自信;道德悲观主义者,如果认真看了这些节目,一定会重新找回乐观;迷茫无助的人,如果认真看完这些节目,一定会重新找回方向。
这些节目,既是一出出生命大题,又是一份份绝好的答卷。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道大题,在这一百个考场里,一次次展开,一次次收起,仁心写,义举答,子子孙孙答不够,一答就是百千年。这种耐心,这种淡定,这种安详,如果没有巨大的幸福感做支持,如何可能?
从中,我看到,但凡得高分的家族,村落,他们都有着共同的遵守,那就是,他们没有忘记国家社稷,没有忘记祖先,没有忘记恩情,没有丢掉根本。
但凡兴旺的家族,都有家谱、祠堂、祖训。
但凡兴旺的家族,都在像守着生命一样守着这些家谱、祠堂、祖训。
仁义礼智信,孝悌勤俭廉,在这些土地上,已经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成长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从中,我看到了真正的励志。从中,我看到了真正的制度。从中,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师道尊严。从中,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商道贾德。
当你发现晋商成功的秘密并不在经营里,徽商成功的诀窍并不在谋略里,你的心里该是一种如何的震撼。当你发现幸福原来就在五常十义里,甚至就在一餐一饮里,一草一木里,你的心里该是一种如何的震撼。
看着这些台本,我突然觉得,人类一旦没有故乡的概念,一切病相就要来了,现代人生活在城里,没有的一个共同的地理凝聚力,房子常常在换,漂泊感就来了,漂泊感带来无根感,无根感带来焦虑。人的目光一直是断的,思想就是断的,能量就是断的,不像古人,不管走多远,心系故乡,能量是全的,长的,满的。
中华民族近当代之所以遭受巨大苦难,有多种原因,但废止祭礼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承认潜意识的永恒性,我们就要承认祖先的存在,承认祖先的存在,我们就要承认祭祀的重要。而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潜意识是永恒的,否则催眠治疗就无从说起。既然潜意识永恒,那么祖先的潜意识就永恒,祭祀就成为我们从祖先那里获得生命能量的通道。
甘肃哈南村的故事读得人泪眼婆娑,这是一个把忠自觉化的村落,忠于国家,忠于单位,忠于自然,忠于内心。战时,他们把忠用于卫国,和时,他们把忠移于建设。据《哈南朱氏族谱》记载,明初时,朱氏祖先立下赫赫战功,家族中不断涌现出忠君爱国的将领,从那时起,朱氏后人便把“忠勇传家”作为家规祖训写进了族谱。在历史上,朱氏一族先后有11人为国捐躯,从军报国也就成为哈南村的传统。每当外敌入侵的时候,“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催人泪下的场面,就会在这个小村庄里出现。汶川地震后,哈南村成为重建速度最快的村落,就是因为忠字效应。